日前,市文明城市指数测评办公室依托“文明城市创建数字化场景应用”开展文明城市实地测评,共发现1120个问题,并转交给相关部门进行及时处置,实现了在线测评和智能生成测评报告,为提升文明城市创建水平提供了科学依据。今年以来,我市牢牢把握数字化改革机遇,聚焦“152”体系,做实“三张清单”,高标高效建设文明城市创建场景应用,打造文明城市智治数字化改革的样板工程,助力文明城市创建常态长效。
“我市是浙江首批、宁波首个县级全国文明城市,但对照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的要求,仍有一些方面需要改进提升。为此,我们把需求分析作为建设文明城市创建场景应用的逻辑起点,把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标准拆解为一级任务11项、二级任务31项、三级任务77项、四级任务139项,尽最大可能将软性要求转化为硬性指标,实现文明城市定性指标可量化。”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比如针对‘提高文明交通素质’这一测评内容,我们将其量化为‘交通违法行为逐年下降5%,机动车礼让行人率≥80%等内容’。”
与此同时,为加快构建各类问题及时发现、有效解决、准确评估的工作闭环,更好集成力量、压紧责任,形成常态长效、全民全域的创建格局,我市文明城市创建场景打造了基于“四横四纵两端”架构的“浙里办”“浙政钉”端应用,开发了消息发布、任务处理、指数测评、业务协同场景集成、数字驾驶舱、创建资料、创建管理等七大业务功能,服务于不同场景、不同群体。“通过文明城市创建数据的接入和数据建模分析,可一屏展示文明城市创建的基本情况、测评成绩、督办问题、文明画像等内容,实现创建过程的一屏掌控、智能分析。”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说。
据介绍,在文明城市创建场景应用建设过程中,我市共对应建立实地测评点位1035个,将最小颗粒分解到横向40个协同部门,纵向覆盖所有乡镇(街道)的行政村(社区);目前已确定公安、住建、矛调中心等数源部门31个,归集数据1800余万条。目前,该应用已于6月底上线“浙政钉”,与宁波联合揭榜入选全省宣传文化系统首批重点应用,并先后在全省数字化改革专题会、宁波市数字化改革工作现场推进会上作演示汇报。
“我们同步上线的‘阿拉一起来’应用,作为文明城市创建场景应用发现问题的服务端支撑,汇集1200余名基层网格员、市民巡查员的力量,共同推动文明共建。”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自文明城市创建场景应用上线投用以来,问题发现已从市文明办检查发现,转变为市民、市直部门、智能设备等多渠道、主动发现,同时通过公共视频共享平台整合接入公安、交通等部门3000多路公共视频的共享应用,创新AI算法模型,实现智能发现问题。
此外,我市还整合打通智慧城管、文明实践、道德银行等现有或正在开发的文明创建相关场景,延伸多触角工作网络。如道德银行子场景,通过将不文明行为计入个人道德积分,以道德信贷等手段引导群众争做文明市民。该场景于10月28日上线,目前已有55万人、59项道德礼遇项目入驻。
“目前,浙江又部署了一项数字化改革的重大探索:推动省市县‘152’体系向乡镇(街道)及以下延伸,与县以下‘141’体系贯通。围绕‘152’‘141’两大体系衔接贯通,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做好这道‘加法题’,优化任务分解,加快数据归集,推动数据共建共享,确保文明城市数据分析更加精准有效。”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我市将进一步深化拓展子场景应用,延伸文明城市场景的应用触角,使该应用在文明城市创建中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