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遏制耕地“非粮化”、防止“非农化”,保障粮食安全,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市两山公司于去年成立了“建德青润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润农业”),将垦造耕地后续管护与发展现代农业结合起来,探索多元化产业协同发展。
今年以来,市两山公司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与履行国企责任相结合,以子公司青润农业为平台,通过科学规划集约利用,让“小田变大田”,让撂荒的土地“重获新生”,同时促进了农民增收,增加了村集体收入,解决了中老年农民就业问题,受到了村民的欢迎。
据了解,青润农业从新安江街道、大同镇等地流转近2000亩新垦造水田,进行统一管护种植。同时,通过签订10年、15年的承包经营权合同,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盘活了土地资源,避免垦造耕地超过三年管护期后陷入无承包经营主体、无管护主体、无管护措施的“三无”状态。
为提升耕地产能、提高粮食种植效益,市两山公司引进自然资源部国土整治中心的专利技术,开展我省首个改良新垦造水田的试点工作。截至目前,已成功将大同镇580余亩新垦水田由初始的国家耕地利用等别11等提升为现在的10等。同时,实施“建德市垦造耕地数字化生态管护提升工程”,开展万亩垦造耕地区高精度精细化土地质量调查、农作物质量与安全性调查,从源头把控“土壤安全、谷物安全、食品安全”,让老百姓吃上放心粮食。
“我帮青润农业干活,每天给苍坞垅稻田放水,看看有没有病虫害,每天有点事情做,主要是方便在家陪孙子。”大同镇村民方如清说道。像他这样上了年纪没办法外出务工的农民当地还有不少。干了一辈子农活的他们还是“闲不住”,习惯自己下地干活,子女都为了老人们的安全操碎了心。在青润农业开始雇佣当地农民工干活后,他们的收入增加了,精神上有了寄托。
为配合大规模的机械化种植工作,青润农业雇佣了一批当地农民进行捣田、播种、施肥、拔草、灌水、修理水泵等辅助工作。包括当地长期农民工14名,短期农民工46名。根据本地农民工的特长、身体状况以及个人意愿,建立农民工简历档案,目前在档农民工已有105名。
上了年纪的中老年农民体力不如从前,自己下田种地已经有些吃力,但是他们对如何照看好土地和作物有着自己经验,这些宝贵的经验是机械无法替代的。看到穿梭在农田上方工作的无人机和快速收割的机器,他们惊叹如今技术的发展之快,也为自己能够继续为机械化种植发挥自己的作用。目前,青润农业已完成大同镇1000亩早稻的收割工作,亩产约700斤,600亩晚稻也将在10月底迎来丰收,亩产约1200斤。
“接下来,我们将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持续做好土地资源文章,把‘绿水青山’变为看得见摸得着的‘金山银山’,脚踏实地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在增强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方面体现我们的担当。”市两山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青润农业执行董事徐京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