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网上国际投资促进平台 致力于中国投资促进事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开发区新闻 > 南京 > 文字新闻
绘就美丽高淳生态文明新画卷
发布时间:2018-11-05  来源:南京高淳  发布开发区:江苏高淳经济开发区

  南京市高淳区具有三分山、两分水、五分田的生态黄金比例,是茅山、天目山两大山脉的结合部,太湖、水阳江两大流域的交汇点,山水城林融为一体、互为映衬。长期以来,高淳始终遵循生态发展规律、恪守生态优先理念,把绿色引领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倒性位置,不遗余力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文章,构建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山水之美、发展之美交相辉映的生态新画卷,推动生态魅力与发展活力相得益彰、环境指数与幸福指数互动并进。

  贯彻落实生态思想

  增强绿色发展的战略定力

  近年来,高淳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扎实做好保护生态、修复生态、建设生态的基础性工作,整体构筑了“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大框架。

  深化生态立区战略。高淳历届区委、区政府始终把生态作为高淳的最大特色,进入新世纪以来,进一步把生态立区上升为首选战略,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2004年到2010年,提出了“工业强县、生态立县、特色兴县”三大战略,明确了“加快发展绝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底线,制定了建设特色高淳五年行动纲要,从制度层面把坚持生态立县、打造生态特色、建设生态高淳的思路举措加以固化。2010年,成为全省首个国家生态县。2010年到2015年,把“生态立区”确立为区域发展的首选战略,推动生态建设从突出问题整治为主转向广域延伸覆盖,2011年成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试点;2012年县人大作出关于推进高淳生态文明建设的决议,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路径进一步具体化形象化。2015年至今,进一步明确了生态立区、产业强区、特色旺区、富民兴区“四大发展战略”,确立了建设“生态文明标杆区”的更高定位,积极探索“生态+产业、+富民、+文化”的系统路径,生态立区的路子越走越宽,2018年创成第一批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同时成功申报国家第二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加强生态规划管控。把从严规划、全域规划、严格执行规划摆在突出位置,努力实现规划控制“一张网”。按照“点上开发、面上保护”要求,把全域划分为“70%生态涵养区、30%生态经济区”,统筹布局生产、生活、生态“三个空间”,先后编制了《高淳县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南京市高淳区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修编)(2018-2020年)》《生态保护引领区建设方案》等10多个中长期规划,以及固城湖生态环境保护总体规划、固城湖退圩还湖专项规划等30多个专项性规划,有效控制“水陆空”开发强度、区镇村开发边界。区镇(街)两级生态文明规划实现全覆盖,生态保护区占国土面积比例达30%。坚持资源消耗上线、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三条高压线”,把桠溪—游子山—漆桥150平方公里区域作为核心示范区,国际慢城—固城湖—水乡慢城243平方公里区域作为限制或禁止开发区,在红线区域严禁一切与生态保护无关的项目建设。全区畜禽禁养区609平方公里,工业不开发面积达到560平方公里。

  强化生态全民自觉。大力弘扬“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化,让坚持环保优先、崇尚生态文明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全区公众生态文明普及率、群众生态环境满意度一直保持省市前列。把改善生态环境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相融合,多渠道倡导贴近生活本源、自然、健康、精致的绿色生活方式,以及节能、节水、节材的绿色消费方式,构建了公交系统与慢行系统相结合的绿色交通体系。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志愿服务体系、社会公益体系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评选“最美家庭”“最美庭院”266户,创成省市级绿色学校40个、绿色社区8个,省级生态村98个,实现国家生态镇(街)和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街)全覆盖。积极运用绿色公式来求解民生方程,通过出台促进早园竹、食用菌等高附加值生态农业发展激励政策,扶持农家乐、民宿等“众创”“微创”经济,为农民创造了“家门口”的创业就业机会,先后发展乡村农家乐和民宿280多家,培育市级以上乡村旅游示范点和农家乐示范村10个,从事休闲产业的农村居民达到2.3万人,直接带动农民增收12亿元。

  深入践行“两山理论”

  探索绿色发展的实践路径

  高淳坚持把“山清水秀生态美”作为发展的最大财富,深入践行“两山理论”,充分挖掘优良生态中蕴含的“产业附加值”,积极构建以“生态+”为主导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探索变“美丽资源”为“美丽实力”的“高淳路径”。

  以国际慢城为龙头,培育“生态+旅游”经济圈。把国际慢城作为扩大开放、提升国际化水平的重要载体,放大“中国第一国际慢城”“国际慢城中国总部”效应,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5A级景区“三区同创”为抓手,推动游客人数、旅游总收入实现了23.1%、26.5%以上的年均增幅。组团开发一城(桠溪国际慢城)一山(游子山国家森林公园)一街(高淳老街)一湖(固城湖旅游度假区)“四大片区”,精心布局东部“山慢城”、中部“文慢城”、西部“水慢城”主题板块,以及国瓷小镇、水韵小镇、全球供应链小镇等特色功能组团,创成国家4A级景区3个、省级旅游度假区1个。把全境802平方公里作为没有边界、没有围墙的田园式大景区,不断优化“景区—城区—镇区—乡村—风景道”空间布局,先后实施230公里生态串联工程及6大水系“清水廊道”建设,初步形成了链接桠溪慢城—游子山等35座山体的“百里绿色生态园”,链接游子山—固城湖等63个圩区的“魅力水乡示范带”,实现了山脉贯通、绿线联通、水系畅通的全域生态旅游格局。深入实施旅游+美丽乡村、+文化产业等“旅游+”十大工程,打造文旅结合、商旅结合、农旅结合“三个旅游经济圈”,建成休闲农业基地9.8万亩,成功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

  以质量安全为主打,培育“生态+农业”新业态。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把农业生态化与品牌化、网络化、适度规模化相结合,着力打响固城湖生态水产品、慢城绿色农产品“两个品牌”,成功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试点区。放大固城湖螃蟹“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地理标识产品”等品牌效应,突出有机、优质“两个标准”,拓展线上、线下“两个市场”,推广生态养殖、循环养殖、立体养殖“三种模式”,全区螃蟹生态养殖面积达20万亩,并建成全国最大的螃蟹交易市场,螃蟹产业已成为规模近20亿产值、跨度10余类行业、惠及10多万农民的“大产业”。坚持“基地化推动、产业化带动、品牌化促动”,不断优化“一镇一园”现代农业园区布局,全力争创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全国精品休闲渔业示范基地,全区建成规划总面积18万亩的市级以上农业园区7个,高效设施农业面积12.88万亩,家庭农场数量850家。建立淘宝特色中国·南京馆和中电建全球供应链交易基地,创成省级电商示范镇2个、示范村4个,城乡电商服务网络实现全覆盖。SAP跨境电商中心累计上线企业12408家、执行交易额达1.76亿元,以淘宝网南京馆为带动的农村电商交易额年均增幅达30%以上,成为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区。

  以绿色低碳为底色,培育“生态+制造”产业链。把绿色GDP作为核心价值取向,放大优越生态环境对战略资本的天然吸附效应,加快构建以绿色低碳为特征、以创新驱动为引领的发展模式。把“生态+”理念融入产业发展,制定实施“一主导、两重点”产业再聚焦方案,即培育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主导产业,规划建设汽车核心零部件产业园和节能环保新材料产业园,以优良生态为带动的境内外投资年均增幅达到13%以上,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以上。推动实体企业低碳化改造、信息化升级、高端化转型,近年来工业企业技改投入占比保持50%以上,新三板挂牌及上市企业达9家,成功创建省“两化融合”示范区。按照国家级高新区的建设标准,深入推进高新主体引培、高新载体建设、高端人才集聚“三个行动计划”,集聚“两院”院士和国家“千人计划”、省“双创”计划等高端人才200多名,引培重点科创项目110多个。

  持续加强综合治理

  扩大生态产品的优质供给

  高淳坚持系统治理、精准治理、科学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

  重拳整治环境污染。以“263”专项行动和污染防治攻坚战为抓手,以中央和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为倒逼,更大力度治气、治水、治污,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走在前列。按照“三年计划一年半完成”的要求,全面推进企业锅炉整治及化工产能、铸造企业专项整治行动,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业园区清洁能源改造实现全覆盖,高淳经济开发区成功创建省级生态工业园区。深入开展挥发性有机物和扬尘污染专项治理,健全重点环境风险企业数据库,抓好畜禽禁养区关停、限养区整治,全面落实在建工地围挡、道路硬化、裸露地面覆盖、道路保洁、出入口冲洗和工地控尘责任公示“五达标一公示”制度,群众生态环境满意度一直位居全省前列。

  全域建设美丽高淳。深入开展城市精细化建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基层基本公共服务配置等专项行动,努力推动城市更具魅力、农村更有活力。制定实施城市精细化建管“十项行动”,统筹推进老城区“微改造”升级、新城区“产城景”融合,先后完成房屋征收、棚户区(城中村)改造160万平方米,老小区整治23万平方米,新建保障房105万平方米,新增停车泊位2000个。以全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区建设为契机,编制实施全区农村环境连片整治2010-2012年“三年计划”、2013-2017年“五年规划”,深化垃圾分类、污水处理、厕所改造“三项革命”,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实现规划保留村全覆盖,农村环境连片整治覆盖面、受益率均达75%以上,位居全省第一,全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现场会在高淳召开。统筹推进400平方公里南京美丽乡村高淳示范区建设,推动示范村、特色村、宜居村“三级联建”,创成市级以上美丽乡村145个,被国家财政部列入美丽乡村示范区试点,美丽乡村建设“高淳模式”被国家农业部总结推广。

  铁腕守护绿水青山。坚持关口前移、重心下沉,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努力让水更清、山更绿。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和“断面长制”,对全区2个湖泊、380条水体、9个断面全面落实管控责任,境内主要河湖水质已全部达到相应功能区标准,固城湖成为江苏省水质最好的天然湖之一。统筹加强城区雨污分流管网、镇村污水管网、农田污染拦截网络建设,雨污分流基本实现主城区及镇街建成区全覆盖。积极打造城区园林化、城郊森林化、道路林荫化、乡村林果化的全域绿化景观,推动新城开发“充分造绿”,老城改造“见缝插绿”,镇村建设“集中补绿”,城乡道路“沿线皆绿”,精心构建“点、线、面、环、楔”相结合的泛绿地系统。全区林木覆盖率达25.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4.2平方米。

  创新生态体制机制

  筑牢绿色发展的制度保障

  高淳把创新体制机制作为生态环境保护的生命线,积极构建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守护一方绿水青山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强化生态责任倒逼机制。从严落实领导干部环境质量任期考核制,在全省率先推行差别化考核机制,把生态建设、绿色发展等指标考核权重提高到70%,把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城镇污水处理率等14项生态环境指标纳入对标找差综合指标体系。在全省“三责联审”基础上,创新加入生态审计和廉政审计,制定实施《南京市高淳区生态环境审计暂行办法》,启动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探索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全面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强化环境监管对政府与企业、环保问责对监管者与违法者的双覆盖约束,十八大以来先后查处环保监管责任问题14起、违法排污企业63家,对4个党组织、27名党员干部实施责任追究。

  严格生态红线管控机制。建立落实主体功能区和自然资源用途管制制度,对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八类生态红线区域实行分级分类管控,完成15个重要生态保护区和237.5平方公里生态红线的“上图落地”,耕地红线区域面积保持在54万亩以上,生态保护区域占到国土面积的30%以上。建立区镇村三级网格化监管网络,太湖流域污染源和9家重点污染源实现联网实时监控,建成大气自动站3个、水质自动站5个、固城湖生态观测站1个、噪声自动站2个,水、气、声、土壤四大类共101个项目检测能力不断提升。从严实行环评“一票否决”制度,建成智慧环保和环保决策两大平台,成立区环保联合执法指挥中心和镇街环保执法大队,推行定区域、定人员、定职责、定任务、定奖惩“五定”制度,做到执法监管全覆盖。

  完善生态投入保障机制。发挥政府与市场“两个作用”,确保生态文明建设资本有保障、投入有效益。设立区级生态文明建设保护基金和区财政每年8000万元、镇财政支出每年5%以上的环保设施建设专项资金,每年把不少于20%的地方新增财力、10%的土地出让金用于生态文明建设,确保生态建设财政支出增幅高于经济发展增幅、高于财政支出增幅。专门设立1.5亿元生态补偿年度资金,对生态红线区域实行差别化转移支付,对重大生态项目采取“一事一议”专项补助,对企业通过科技创新等节余的排污权允许公开交易,对新改扩建项目新增污染物排放指标实行有偿购买,构建了谁受益谁补偿、谁损害谁赔偿的制度体系。采取股权合作、公私合营等方式加快资源市场化改革,多渠道引入战略资本投入生态景区开发、环保设施建设、资源再生利用等领域,十八大以来先后引进总投资80多亿元的经营性资源开发项目44个,为促进生态建设注入了强劲动力。

上一条:区委常委会集体调研阳江镇工作
下一条:永乐店邀专家解读十八大精神
与我们联系
  • 联系电话:+86-0512-53660867
  • 传  真:+86-0512-53660867
  • 邮  箱:info@investchn.com
Copyright © 2015-2024 InvestC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投促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