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山将楼组作为撬动基层治理创新的支点,2017年起在全国地市级层面率先整体推进“活力楼组”培育,获评2018年中国(上海)社会治理创新实践优秀案例,2019年起全面升级打造“活力楼组”2.0版。
今年,区相关单位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区委“比学赶超”要求,进一步拓展“活力楼组”内涵,采取党建引领、政府“搭台”、居民“唱戏”、第三方指导的模式,切实发挥“活力楼组-活力楼群-活力社区”辐射效应,鼓励居民自我服务管理、自主解决问题,推动社区共同体的形成,助力实现“五个人人”,共培育活力楼组3500余个,其中三星以上646个。
探索实践“活力楼组”建设主要有四方面的背景因素:社区参与难以充分、社区温度需要提升、社区资源有待挖掘以及社区顽症有待破解。基于上述背景,宝山从三个方面开展具体实践。
系统规划设计,重塑基层治理单元。
包括健全制度体系,如建立区级、街镇、居委三方共同打造的工作体系、制定发展规划、实地评定星级等;创立培育标准,如提标创立八大培育标准、升级打造2.0版培育体系,强化“线上线下”“溢出效应”“特色项目”、鼓励基层结合实际推出特色制度等;坚持自主导向,鼓励楼组自主申报、组织居民参访活力楼组“样板间”、对楼组打造不预设范式等。
强化党建引领,盘活社区治理资源。
居民区党组织全程指导楼组建设;将活力楼组纳入区社区公益服务专项资金重点扶持领域;重点建设活力楼组指导员、楼组长和楼组骨干、社区达人三支队伍。
优化治理路径,扩大楼组溢出效应。
包括深化自治参与,建立楼组自治“三人组”、制定活力楼组“十个一”活动菜单、联合团区委创新“社区小先生”制、建立实体或虚拟“楼组议事厅”等;创新楼群培育,设计分类打造清单,创新提出“楼组-楼群-社区”的治理路径;引入数字治理,如建立星级楼组数字化档案、生成楼组专属二维码、建立楼组自治“智慧库”等。
通过活力楼组建设,一是邻里互助“有温度”,能够有效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对促进居民和社区共同体的共同成长有重要意义;二是多元共治“添活力”,居委逐渐掌握引导多元参与、挖掘社区资源的方法,社区骨干、自治团队、社会组织、共建单位等各类资源得到充分整合;三是创新赋能“解难题”,运用“增能赋权”的理念,促进楼组和社区问题的解决,助力社区重点工作的开展,形成基层社会治理切实可行的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