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发布的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名单中,位于徐汇区的“衡复音乐街区”首度入选,引发人们对“音乐街区”这一新提法的关注。在此之前,位于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的“武康路——安福路”街区,则于今年9月获评上海市级旅游休闲街区。
一时间,文旅消费体验与历史风貌保护之间的平衡成为焦点。
褪去略显浮躁的“网红”标签,回归历史风貌道路的本真,汇聚了武康大楼、宋庆龄故居、巴金故居等优质历史人文资源的武康路-安福路街区,本就有着独特的吸引力。
记者从徐汇区文旅局了解到,下一步,围绕武康路-安福路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建设,徐汇区将通过艺术化设计、专业化运作、品牌化营销,将历史街区打造为延续城市历史记忆、展示上海形象魅力的重要窗口和文化IP,助力上海提升城市软实力。
今年9月,阔别近20年的沪上老牌美发店紫罗兰美发厅,在武康大楼底层重新开业,实现“原址重启”。同月,武康大楼邮政所全新开业,与徐汇区非遗老字号“乔家栅”旗下新品牌“乔咖啡”展开联名,成为沪上首家售卖咖啡的邮局。
老麦咖啡馆、元龙音乐书店、大隐书局……围绕武康大楼及其周边区域,一批多元业态商户的集聚,开启了人们在武康路感受特色文旅消费、升级城市“打卡”体验的开始。与此同时,徐汇区以人们耳熟能详的武康大楼为试点,开发了一批具有“爆款”潜质的文创产品。
今年8月推出的武康大楼雪糕以及后续推出的香氛、饼干、有声明信片等系列文创产品,在微博、小红书等网络平台均有广泛传播。围绕历史建筑,徐汇区开展了“一楼一‘套餐’”试点,眼下,武康路-安福路街区内每一处历史建筑均配有一张邮票、一套明信片和一本书的组合。
在大隐书局等书店,醒目位置都能找到《梧桐深处:建筑可阅读》《海上遗珍·武康路》以及最新推出的《遇见武康大楼》口袋书等作品,人们可以按图索骥探寻上海历史印记,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阅读”沪上经典建筑。
今年,一部由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出品的沉浸式演出《武康路19号》,拉开了武康路-安福路街区“城市漫游”体验的序幕,也是徐汇探索“散客时代”全域旅游服务理念的一次合作尝试。
《武康路19号》的背景设定为1931年至1949年间的上海,观众和演员走出剧场,踏入武康路街区,戴上耳机跟随一个名为“林慧歆”的小女孩,穿梭在昔日“福开森路”和当下的武康路之间,感受这条百年历史文化名街的历史印迹。
这一沉浸式体验也串联了武康路——安福路街区的两大重点地标。以南端的武康大楼和北端的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为南北两极,形成节点分布,徐汇区以政府引导、街区有机生长为理念,在“两极”的中心点200米范围内,集聚了一批文化创意和餐饮娱乐业态,方便人们欣赏历史建筑、观看话剧演出后,惬意地开展旅游休闲消费。
作为首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徐汇区也正发挥武康大楼及周边街区沿街店铺“四态融合”的作用,通过消费场景创新、原创内容品质提升、文化IP资源融合转化,营造主客共享、近悦远来的文旅消费品牌。
今年2月,上海“建筑可阅读”开启数字化转型3.0版,徐汇区以“梧桐深处建筑可阅读”为平台,集合阅读、聆听、导览、预约、购物等功能,实现了建筑“云上听、线上观、实地游”的数字化体验。
记者了解到,根据《上海市“建筑可阅读”工作规范》中统一建筑开放、二维码设置等标准,“建筑可阅读”宜居示范区智慧导览系统已覆盖徐汇区内498处历史建筑。市民游客游览小程序或到现场实地观赏时,扫描二维码即可深入了解建筑的前世今生。在“徐汇文旅云”文化旅游公共服务数字化平台,除了获取文旅场馆服务信息,还可预约“行走徐汇” “漫游武康路之旅”等主题旅游线路。
随着“衡复音乐街区”获评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武康庭等重点文旅消费场所也通过适当延长开放时间,将文化消费嵌入各类艺术演出、文化展览、特色餐饮中。咖啡生活周、“落叶不扫季”、复兴艺术节、“口袋生活文创”市集等多个知名节庆品牌在其中孕育而生,筑成了徐汇“点线面”融合的文旅消费矩阵。
硬件与软件更新也是风貌街区成为“示范”的重要标尺。围绕武康大楼这一重要节点,徐汇区策划实施了城市设计提升工程,并向外延展至165处“城市家具”的优化提升,从交通空间更安全、城市家具更完善、标识系统更智能等角度,在硬件设施方面保障市民游客的顺畅体验。
“软件”方面则通过构建“1座旗舰站+4个专业站+X个快捷站”布局文旅公共服务网络。目前,徐汇“建筑可阅读”志愿者联盟已培育一批优秀志愿讲解员,将分批进驻文旅场馆,给予参观者更有温度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