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寒意侵袭,但溧阳这1535平方公里大地,却处处呈现着热火朝天干事创业的热情和播种希望的冲劲。在全市掀起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热潮之际,11月8日至13日,市委、市政府专题调研组用短短6天的时间,为全市各板块高质量发展理清了思路、明确了目标、凝聚了共识。
6天,10场座谈会,从旧城更新与建设、全域旅游提升,到江苏中关村科技产业城建设、长荡湖滨湖开发,再到苏皖合作、新城建设,市领导们为各板块新一轮高质量发展“问诊把脉”,审时度势、因地制宜送上了“良方锦囊”,极大地激发了全市上下奋力建设长三角生态创新示范城市的干事热情,推动溧阳阔步奔向生态创新绿色现代化的美好未来。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路上,“奋力跑好绿色现代化第一程”,成为了当前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嘹亮号角”!
——在建党一百周年的特别之年,此次专题调研活动是否看到了各板块的特别之作,大家最深切的感受是什么?
——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市委、市政府首次赴全市各板块开展专题调研活动,第一站选择了溧阳现代农业产业园,而把天目湖生命康原放在了最后一站,如此安排深意何在?
——在“两个一百年”交汇之年,如何走好新的赶考之路,溧阳建设长三角生态创新示范城市的“基础工程”“战略工程”“头号工程”在哪?
最深切的感受:
特别之年有特色之为 开局之年呈开拓之势。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也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全市上下将“再吃五年苦,奋进十四五”写在发展的旗帜上,以高质量发展的崭新业绩庆祝建党100周年:擎起“建设长三角生态创新示范城市”战旗,吹响争创公园城市、全域旅游、产业集群、乡村建设、区域协作“五大示范”号角,为溧阳“十四五”绿色崛起开篇布局;面对疫情考验经济发展跑出“加速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工业应税销售收入、规上工业总产值等重点经济指标增速领跑常州,规上工业总产值更是年内有望突破2000亿元;项目建设实现“开门红”,百亿项目接续突破,提前半年超额完成常州下达的全年任务;争先创优再谱“新篇章”,10项省政府激励表彰全省县(市、区)唯一,九大国家级试点蹄疾步稳,绿色发展先进经验引发全国兄弟县市学习热潮。
这每一个数字的背后,无不凝聚着全市上下的高点定位、奋发有为;这每一份沉甸甸的荣誉背后,无不展现着全市广大党员的激情奋斗、自强不息;这每一个“争第一、创唯一”的背后,无不折射着80万溧阳人民的开拓进取、勇于争先。
时间是伟大的书写者,它总会忠实地记录下每一个奋斗者的足迹。在这些崭新的发展业绩的背后,更是蕴含着全市各板块干事创业的激情、攻坚克难的身影、辛勤付出的汗水。在此次专题调研中就不难发现,各板块以“开局就是决战”的状态昂扬奋战,全年均在“作战状态”,“发展攻势”强劲:
溧城街道作为“主城区”,强化主体意识,履行责任担当,积极建设“文明、幸福、美好”溧城;
社渚镇凝聚“溧西南开放合作重要门户”共识,疫情防控、金峰廊道建设、产城融合发展取得新突破;
天目湖镇致力于创建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度假区,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戴埠镇项目攻坚扎实推进、全域旅游亮点纷呈、乡村建设全面展开,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别桥镇让换届之年变成大干之年,用实干诠释了精彩,高质量完成各项指标任务;
上黄镇锚定“高质量发展的生态滨湖小镇”目标,突出发展与环境两条主线,真抓实干谱“十四五”新篇;
埭头镇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经济发展、美丽乡村、民生事业、社会治理取得新成效……
“有新气象”“精气神足”“成效明显”等成为此次专题调研的高频词。各板块干劲十足、元气满满,朝气蓬勃的发展态势、争先进位的精神状态让人印象深刻、深受感染、倍增信心。
“特别之年有特色之为,开局之年呈开拓之势”成为此次专题调研大家最深切的感受。
时来易逝,赴机在速!“摸底板块”不仅为了了解实情,更为了“因材施教”。此次调研内容涵盖各板块的优势项目、支柱产业、重点布局。市领导们更是在调研中针对各板块具体情况提出补短板、锻长板的“个性化方案”,为板块发展出具了“行动指南”。
奋力跑好绿色现代化第一程,尤需“一股革命加拼命的强大精神”。在阔步奔向绿色现代化的征程中,我们面临的风险考验只会越来越复杂,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全市上下决不能停下脚步,决不能有松口气、歇歇脚的想法,要强化“标兵在前追兵在后,满足现状就是落后”的危机感,坚定信心、鼓足干劲,接力奔跑、奋力向前,在你追我赶、真抓实干中,全力以赴争创“五个示范”,努力推动各项工作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以“赶考”的清醒和坚定答好新时代的答卷。
现代农业产业园:不忘初心使命 一切为了人民。
“过去对于这个区域的群众是有亏欠的!”徐华勤动情地说。这满含深情的一句话,“揭秘”了此次专题调研为何选择溧阳现代农业产业园作为第一站的背后用意。
因为这里是初心所在。改变溧阳西部地区发展相对落后的现状,带动西部一百多平方公里范围内的群众共同富裕,一直以来都是市委、市政府最为关切的大事。去年4月,市委、市政府以汤桥、河口、河心等西部10个行政村为主体,启动建设100多平方公里的现代农业产业园。
脚下沾满多少泥土,心中就有多少真情,肩上就有多少责任。“同一个城市享受同样的发展成果” 是西部区域群众内心最期盼的呼声,“过上像城里人的生活”更是西部地区农民内心最真实的呼唤。“正因为如此,一定要把持续改善区域内群众生活品质和提升区域环境标准作为建设产业园最根本的出发点”,这是市委、市政府对溧阳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的殷殷嘱托。
“一定要牢记三件事:我们到底为什么要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到底要打造什么档次的产业园以及产业园到底要靠什么立足!” 认清定位,这是市委书记徐华勤认为在现代农业产业园当前及长远发展中迫切需要明确的事。
自全面启动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将发展置于长三角一体化、南京都市圈、“一地六县”的纬度下进行理念革新、系统谋划,确立了建设长三角绿色农业发展样板区、智慧农业总部集聚区和乡村振兴创新发展区,争创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目标。
针对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目标,徐华勤还为产业园下一步发展建设勾画了路径:“要坚持靠农业立足,瞄准农业产业规模化、科技化、高效化方向,切不可本末倒置!”徐华勤表示,必须在建设中打破传统思维,把生态、生产、生活的空间和资源进行融合考虑,充分做好土地整理和乡村整治的文章,同时还要引进规模种植、深加工等领域具有龙头带动效应的央企和国企。
奋力跑好绿色现代化第一程,尤需“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始终闪耀在溧阳砥砺奋进的征程上。我们坚信,在溧阳阔步奔向绿色现代化的征程中,溧阳西部地区“一个不可少、一户不能落”。
天目湖生命康原:擘画精彩篇章 奔赴美好未来。
如果说,建设溧阳现代农业产业园体现的是初心所在,那么建设天目湖生命康原引领的是美好未来。
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成都视察时提出了“公园城市”理念。公园城市是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发展新模式,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自然发展,蕴含大历史观,厚植为民情怀,彰显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的现代化追求。
争创公园城市示范,为溧阳城市未来发展勾勒美好画卷。在今年7月,召开的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上,特别强调要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建设天目湖生命康原,并且明确了天目湖生命康原建设“公园城市样板区、健康经济主平台、城市发展新中心”的发展定位。两个“坚”字的连续使用,彰显的是市委对天目湖生命康原建设的态度和意志。“公园城市样板区”的目标定位,更体现了市委对天目湖生命康原建设的期盼和期许。
未来在当下发力,蓝图从样板出发。去年3月,溧阳市天目湖生命康原建设指挥部正式揭牌,致力把天目湖生命康原打造成为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相宜、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公园形态和城市空间有机融合的“公园城市样板区”。今年,天目湖生命康原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要求,指挥部和古县街道、城发集团“三位一体”协同推进各项工作。此次专题调研中,市委、市政府更是对天目湖生命康原建设全面“加力加速”提出了新要求。
“发展空间腾挪、板块衔接联动、重点项目推进、重大产业招引……每一项都是对你们智慧的考验!” 立足新发展阶段天目湖生命康原如何起势,在“三位一体”体制下如何实现更积极的探索和深化,以及在重点项目推进、重大产业招引、板块间衔接联动、生态环境改善、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叶明华提出了明确要求。
徐华勤则从“定局、布局、开局、破局”四个维度,就规划、公共服务、基建、招商等工作和与会人员进行了探讨。“城市规划、城市建设的标准和档次要对标现有成熟高端商务区,并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提升社会知晓率,以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引导社会层面乃至更广层面形成共识。”徐华勤表示,当前,天目湖生命康原必须加快确定和细化重大公共服务设施布局方案,还要确保基础设施项目的开局工作一次性建设到位。
奋力跑好绿色现代化第一程,尤需“风物长宜放眼量,登高望远天地宽”。我们要放宽历史视野,在更高层次上审视溧阳,正视各种外部挑战,齐心协力把自己的事情办好,把当下的事办好。争创公园城市示范,位列争创“五大示范”之首,更需要我们以开放的视野来登高望远、审时度势、谋篇布局,着眼今后10年乃至更长时段发展来统筹当前各项工作,全面构筑溧阳面向未来的战略能力和竞争优势,方能阔步前行,走得更远。
江苏中关村科技产业城:基础工程 战略工程 头号工程。
“江苏中关村科技产业城是长三角生态创新示范城市建设的‘基础工程’‘战略工程’‘头号工程’。”徐华勤用了三个特别有分量的词来阐述建设江苏中关村科技产业城的重要性。
时间丈量着发展的进度,也标示出攀登的高度。2012年3月,江苏中关村科技产业园落户溧阳,这是北京市与江苏省区域合作的示范园区,也是中关村在北京市外设立的第一个科技产业园区。近十年的建设发展,江苏中关村在省级高新区创新驱动发展综合评价中连续三年排名第一,获2020年度省政府督查激励表彰,并入选全国唯一县级以升促建国高新调研单位。2021年5月29日,江苏省政府同意江苏省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更名为江苏省溧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如何进一步擦亮“江苏中关村”这块牌子一直牵动着市领导的心。今年,市委、市政府着眼宁杭高铁线,以“溧阳十二望楼”为轴,串联溧阳高新区、经开区两个核心区域,以及南渡镇、竹箦镇两个组团,规划建设江苏中关村科技产业城。
早在今年6月召开的全市争创产业集群示范推进大会上,徐华勤就指出,江苏中关村科技产业城的“哑铃状”形态,恰似宁杭生态经济带在溧阳的微缩体现,通过县域范围内打破镇区行政界限、优化产业分工协作、促进要素自由流动,探索打造一个迷你版的“宁杭生态经济带”,从而为区域联动发展提供试验样本。
谋定而后动,但更要快动。江苏中关村科技产业城下一步该如何建设?所涉及的板块当前发展如何?带着这些问题,10日下午,调研组齐集了溧阳高新区、溧阳经开区、南渡镇、竹箦镇四大板块党政班子全体领导,以及乡村建设专班、招工引匠专班、发改委、科技局、财政局、住建局、商务局、行政审批局、生态环境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
“溧阳高新区产业集群加速形成,1至10月,动力电池产业实现产值336亿元,同比增长181%,我们将把‘创成国高新、迈向科技城’作为园区‘十四五’发展的总目标,加快国高新创建步伐,建设生态、创新、智慧、宜居的‘科技城’。”
“溧阳经开区重点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今年前10个月,签约重大项目13个,总投资368.5亿元,2022年,我们将突破镇级思维,实现开发区作为;突破行政区划,树立都市圈意识;集聚科创资源和功能要素。”
“今年南渡镇共有重点项目20个,其中百亿项目2个,10亿项目7个,5亿项目7个;另外,乡村建设步稳蹄疾,对14个村开展美丽宜居环境整治。下一步,南渡将抓住产业城打造新机遇,根据现有产业基础和空间格局,认真梳理,科学研究,东联北接,向东联动中关村,向北承接经开区。”
“今年以来,竹箦镇已签约项目18个,目前正在开工建设和即将开工建设的项目有13个,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整体好于往年。竹箦镇将乘着江苏中关村科技产业城、北湖特别合作区的东风,开启园区南延西拓扩围工程,强化园区承载力和竞争力。”
……
会场内,与会人员你一言,我一语,思想在碰撞,激情在迸发,信心在荡漾。在听取了江苏中关村科技产业城涉及的4个板块的汇报之后,叶明华在从“中关村”“产业城”“科技”三个层次进行了深度剖析后表示,各板块要抓紧时间规划布局,全力做好资源要素保障,狠抓重大项目招引、美意田园建设等重点工作。
为加快推动江苏中关村科技产业城建设,市委考虑成立江苏中关村科技产业城建设领导小组,统筹协调科技产业城建设发展重大事宜,并设立江苏中关村科技产业城建设委员会,对科技产业城产业发展、资源统筹、资金调度、规划建设等事务实行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徐华勤强调,要举全市之力实现产业城建设的成体化、一体化和实体化,紧抓项目这个“灵魂”和“压舱石”不放,全力推动产业城的集群化、开放度、创新力和产出率,加速构建科技创新策源地,全面提升“江苏中关村”能级,努力建设宁杭先进产业与生态创新走廊的溧阳示范。
奋力跑好绿色现代化第一程,尤需“扭住发展不放松,一张蓝图干到底”。再漂亮的口号喊上千百遍,不兑现,只会是空洞无物;再美好的蓝图勾勒千百次,不落地,只能是空中楼阁。无论是加快建设江苏中关村科技产业城,还是推动溧阳建设长三角生态创新示范城市,要取得实效、赢得胜果,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瞄准目标持之以恒。我们要大力发扬钉钉子的精神,讲实效、出实招、办实事,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一茬接着一茬干,努力赢得推动溧阳绿色崛起的“接力赛”。
回望过往的奋斗路,干事的热情激荡着此刻前进的步伐;眺望前方的奋进路,绿色现代化的美好未来激发着此刻干事的斗志;凝望脚下走好新的赶考路,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奋斗演绎,串起了我们这座城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奋力跑好绿色现代化第一程,我们要坚定不移将“生态创新”进行到底,全力以赴争创公园城市、全域旅游、产业集群、乡村建设、区域协作“五个示范”,努力描绘“处处绿水青山,家家金山银山,人人寿比南山”的绿色现代化美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