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虞档案馆,有一份旧报纸被小心珍藏。它记载着上虞历史,叙述着上虞故事。它是上虞第一张正式的报纸——《上虞声》。在大革命期间,这份报纸如同一盏指路明灯,唤醒并指引着民众投身到革命洪流中。关于《上虞声》的前世今生还要从丰惠世家大宅敕五堂讲起。
敕五堂位于丰惠镇东南隅,是一座规模恢宏的清朝乾隆初年江南民居。它坐北朝南,呈长方形建筑群。整体建筑风格虽不重飞檐翘角,不求雕梁画栋,但粉墙黛瓦、粗杉木柱,卷帙浩繁。众多的匾牌和楹联昭示了胡氏一族崇孝德、尊耕读的书香文化。
1896年,新闻出版巨擘胡愈之在这里出生。胡愈之的父亲胡庆皆是清末秀才,深受维新思想的影响,常在报上发表文章、针砭时弊。家中订阅了《浙江潮》《新民丛报》等进步刊物,父子俩常常一起读书看报,讨论世界形势。受家庭环境熏陶,13岁时,“小报迷”胡愈之和小伙伴以手抄报的形式办起了上虞县城当时唯一一份报纸——《家庭三日报》。
19岁那年,胡愈之离开家乡,考入上海商务印书馆,从此正式开始他的新闻出版生涯。在民族危亡的时代,他以笔为枪,写下《五卅事件纪实》等长篇通讯;以文启智,出版《西行漫记》《鲁迅全集》等名著,是具有多方面卓越成就的革命学者。他一生创办或主编的报刊多达几十种,曾担任《光明日报》首任总编辑,出任新华书店总编辑、国家出版总署首任署长。
为推动家乡上虞社会文化变革,1921年秋,胡愈之与其弟胡仲持共同出资创办《上虞声》,秉承着“开发民智,评衡邑政”的宗旨,开辟了一个舆论宣传阵地,并发动同乡进步文化人为《上虞声》写稿。报纸内容除了反映上虞情况的时事消息外,还刊载五四以来的新思想、新信息。由胡愈之撰写的评论文笔犀利,论述透彻,铿锵有力。当时给《上虞声》写文章的还有叶天底、陈鹤琴、徐子梁等。这份4开4版的铅印报纸编辑出版印刷后,被寄往上虞各文化团体和学校。遗憾的是,因筹资困难,《上虞声》只在上海出了两期就停刊了。
1924年,胡愈之和在沪上虞同乡青年以及上虞教育界一些进步青年,共同组织起“上虞青年协进社”。这个社团以改良教育、促进社会为宗旨,团结上虞的知识青年,共同为家乡的进步和发展而努力。人多力量大,在大家的共同集资下,《上虞声》终于复刊,并由上海转移到上虞出版发行,代售处设在上虞城内青年团(进步青年组织)、百官明强小学、下管公立小学、杭州第一师范、南京青年会。
胡愈之在《上虞声复刊词》中写道:上虞人向来是只扫自家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上虞向来没有一个公开的舆论机关,向来没有人说过一句公道话儿。有之则自《上虞声》始。《上虞声》是上虞人的唯一言论机关。我们的目的,是想把复活的《上虞声》作为地方舆论的向导,青年同志的机关,社会改革的先锋。
1926年,夏丏尊、范寿康等50余人发起,改《上虞声》月刊为《上虞声三日报》,主编朱云楼,理事胡愈之、吴觉农、叶作舟等,出版委员胡仲持、郑师泉、朱云楼等,直至1934年6月终刊,这份报纸共出838期。
作为当时在上虞县内外都颇有影响力的进步报纸,《上虞声》的出版发行,对启发人民觉悟、传播进步思想起到重要作用,并培养了一批像徐懋庸这样的杰出文学青年。胡愈之也从一张手抄报开始,让“笔杆子”发挥力量,探索文化救国、文化兴国、文化强国之路,从旧中国到新时代,在每个时期都留下了铿锵的足迹,成为领时代风骚的文化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