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总书记的回信,给我们民营企业家送上一颗定心丸,让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关怀,也让我们坚定了发展的信心,鼓足了发展的干劲。”近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万企帮万村”行动中受表彰的民营企业家的回信,在萧山民营企业家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源于改革开放、兴于民营经济的“浙江第一区”萧山,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重要节点,提出了“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干字当头、行动至上,转变观念、大气开放,创先争优、勇立潮头”32个字的新时代“萧山之问”,传递出一个强烈的信号:再造改革开放新优势、再创民营经济新辉煌,这是萧山新时代的选题。萧山已然开始了新一次思想大解放。
而继召开民营企业家座谈会后,萧山民情双访2.0版再次把“定心丸”送到了企业。
萧山民情双访启动于2017年3月,以访民生为主。今年10月起,萧山对它作了升级,由“日访+夜访”升级为“日常走访+定向专访”,在一段时期选择一个群体进行“店小二式”定向专访,而“首个对象”就是企业。目的就是为了提升服务企业的精准度,早发现、早回应、早解决企业的呼声。这一轮“定向专访”分三个层次,区四套班子领导带队对当地百强企业进行全覆盖走访;21个区级部门和镇街干部构成的“组团”走访镇街企业;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钱江世纪城、空港经济区、湘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等四大平台的干部则带队走访平台下辖企业。
关于萧山民营经济,绕不开中国民营经济的“常青树”万向。它代表萧山创造了无数个“萧山经验”,但它也有更大的挑战。万向集团董事局主席鲁伟鼎阐述万向的“两大挑战”时,其中一个就是没有成为“平台型企业”,在构建产业上下游生态体系方面缺乏深度的谋篇布局。但万向始终保留着“弄潮儿精神”,如今一个投资2000亿元的万向创新聚能城已经开启它的“湾区之梦”。在这一轮民情双访中,万向由市委常委、萧山区委书记佟桂莉直接定向专访。
而保护企业家的创业激情,“有为”政府的重中之重,就是精准服务。这当中的“精准”,即包括扶持政策的精准、破题方法的精准等。比如走访中,企业提到了“空间”的共性问题,本土企业进一步发展需要空间,引入“新物种”也需要空间。但当下萧山却遭遇着“空间的瓶颈”。从村级、乡镇级到市级、省级、国家级的工业园区多达51个,也恰恰反映了萧山工业经济曾走过的“乡乡点火,村村冒烟”的粗放型发展阶段,其中大量低小散产业严重拖累了萧山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进化”。
但这又恰恰是萧山的机会。通过两个月的调研走访,萧山确立了新的“平台经济体系”,把最优的区块留给平台,把更多的空间留给数字经济。萧山将建立1+4+x的开放平台,其中的“1”是两带两廊,“4”是四大平台,“x”是以“4286”为重点的“两带两廊”节点,包括4大产业新城、2大产业基地、8个特色小镇和6个产业社区。正是这样的“平台经济学”思维,萧山把部分住宅用地调整成产业用地,钱江世纪城回租了20万平方米的楼宇用于扩大图灵小镇的发展空间,闻堰黄山村村级工业园启动整治。另外,萧山还在探索村级留用地的开发模式,更多用于发展产业。
当然,萧山民营企业也在回应这样的“有为”。最近,被形容为“萧山的庞大物种”的恒逸,与阿里巴巴联合发布了“恒逸工业大脑”,开启了它的“数字进化论”;兆丰机电为应对中美贸易战寻求建立海外仓,网易放刺电音制作学院落地钱江世纪城,网易CEO丁磊将出任“名誉校长”……这些“新物种”正以饱满的创业激情,在萧山开启新征程。
而从工业名片到数字经济名片,变的是萧山的转型,不变的是民营企业的那一股创业激情。萧山正以此为不竭动力,不忘初心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