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南县是全国的产粮大县,也曾是国家级扶贫开发县。以前粮食种植方式粗放、品种杂乱,粮食产业基础薄弱、产能落后,导致农民增收难、企业盈利难,严重影响了种粮农民积极性和企业可持续发展。守着一方沃土,老百姓却迟迟过不上富足的生活,难题怎么破?
近年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定点帮扶阜南县全面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创建“中国好粮油”示范县,探索出了一条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新路子。
一、立足新发展阶段,从粮食产业发展“三步走”到逐步实现全链条产业融合发展
突出龙头企业带动、突出市场需求导向、突出城乡融合发展,一年一小步、三年大变样,久久为功,逐步形成粮食兴、产业旺、经济强的良性循环。
一是突出龙头企业带动。面对阜南县没有一家成规模、有实力企业承建优质粮食工程的窘境,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帮扶下,2018年引进中粮集团、2019年引进中化集团,两家世界500强企业陆续进驻当地,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工补农辐射带动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粮食产后服务中心、乡镇粮库、面粉加工厂等近百家县域中小微企业共同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利用3年时间开展优质小麦示范种植—规模化种植—就地加工转化“三步走”,积极推动粮食产业建链、补链、强链,促进“产购储加销”有机衔接,逐步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有效破解了“种原粮、卖原粮”、主产区粮食产业薄弱的共性问题。
二是突出市场需求导向。面对传统耕作混种、混收、混储造就当地小麦长期处在“价格洼地”的现状,指导阜南县实施粮食品种品质品牌提升行动,依托中化中粮两家央企根据市场需求,从本地100多个小麦品种中优选6个良种,在26个乡镇开展规模化优质小麦订单种植,当年实现产量品质“双提升”,推动粮食产业价值向中高端跃升,打造出阜南优质小麦品牌。2020年,依托国家粮食交易平台举办阜南优质小麦网上竞价交易,成交3.6万吨9000多万元;组织参加两届中国粮食交易大会,签约售卖2400多万元,通过产销更好衔接来稳定价格、稳定收益、稳定粮源,逐步实现优粮优产、优质优价,有效破解了“谷贱伤农”、种粮比较效益低的共性问题。
三是突出城乡融合发展。面对阜南县既是粮食生产大县又是粮食产业弱县的现实,支持中化中粮两家央企带动87个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实施35万亩优质小麦订单,源源不断为粮食加工企业提供优质粮源;指导阜南县实施粮食应急保障能力提升行动,帮助规划皖西北(阜南)粮食产业园,建设“一平台、两基地、三中心”,即皖西北粮食电子交易平台,粮食产业基地和绿色仓储基地,皖西北粮食集散中心,粮食质量监测中心和主食产业化及冷链物流配送中心,统筹布局加工能力,培育粮食产业集群,强化就地转化增值,丰富乡村经济生态,逐步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有效破解了“高产穷县”、产粮越多经济越弱的共性问题。
二、贯彻新发展理念,从建设优质粮源基地到统筹推动粮食精深加工与综合利用
以优质粮食工程为抓手,全面促进优粮优产、优购、优储、优加、优销“五优联动”,扎实推动粮食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三链协同”。
一是打造“共同富裕”农企命运共同体。中化中粮两家央企以“公司+农民合作社+基地+农户”建立利益联接机制,实施统一组织土地、统一技术方案、统一机械作业、统一金融保险、统一烘干收储、统一培育品牌的“六统一”标准化生产,从传统的“镐锄镰犁”迅速转变到智能化的“金戈铁马”,卫星遥感监测、精准农业气象、无人机喷药、全程品控溯源等智慧农业技术,让当地农民的“金扁担”挑得越来越好。中化中粮两家央企带领众多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大力推广“一村一品”适度规模经营,把一家一户办不了、办起来不划算的事全程托管起来,把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出来,把愿意在外务工的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切实解决了谁来种地、怎么种好的问题。2018年示范订单种植1.5万亩优质小麦,2019年扩展到30万亩,2020年稳定在35万亩,做到了产得出、产得优,卖得出、卖得好,让种粮农民有更多获得感和积极性。
二是实施“五优联动”产业集群式发展。积极推动阜南县粮食产业各环节分散经营向一体化发展转变,促进产购储加销整体“五优联动”,逐步构建了中化中粮两家央企辐射带动、县域中小企业分工协同、多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联动的产业集聚发展新格局。中化集团在阜南县建成4000平米的MAP现代农技服务中心和15个村级服务站,与当地3个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共建共享拓展功能,为全县近百个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提供粮食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实现优粮优产;委托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培训200多名本地粮食经纪人,组建企业自己的“收粮团队”,实现优粮优购;盘活阜南9个乡镇粮库近6.8万吨闲置仓容,开展分品种分仓储存,实现优粮优储;提供优质粮源,赋能当地小型面粉加工厂生产优质产品,让好东西卖出好价钱,实现优粮优加;建设多家好粮油直营店,免费展示销售“中国好粮油”产品,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粮油消费升级的需求,实现优粮优销。
三是发展“三链协同”现代化粮食产业。实施粮食机械装备提升行动,引进中裕公司投资2.4亿元建设30万吨面粉生产线,全面提升智能粮食加工装备自主化能力,可带动60万亩优质小麦订单,每年助农增收超亿元;实施节约减损健康消费提升行动,支持中裕公司投资3.9亿元建设食品加工厂,注重粮油副产物循环、全值和梯次利用,通过小麦麸皮等副产物提取蛋白肽、谷朊粉、膳食纤维等高附加值产品;实施粮食质量追溯提升行动,支持县质检中心与多家粮食企业开展政企合建,促进粮食提质进档,时刻守护好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实施粮食绿色仓储提升行动,支持建设10万吨高标准粮仓和10个粮食产后服务中心,推广低温绿色储粮技术,有效减少粮食产后损失;陆续引进中化、中粮、中裕、京东、鲁花等龙头企业与阜南县签订10个战略合作协议,放大粮食加工转化引擎作用,逐步延伸粮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
三、构建新发展格局,从培优乡村振兴“阜南样板”到破解产粮大县高质量发展难题
据统计,全国823个国家级贫困县中就有258个产粮大县,占比31%。一产不强、二产不优、三产不活,不仅是阜南县的现实困境,也是全国产粮大县面临的一个共性问题。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找准阜南县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这个“小切口”,实施粮食产业扶贫“三步走”,推动“大国小农”规模化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保障的“大作为”,有效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
其成功探索和经验,有以下三点值得其他产粮大县思考和借鉴。
一是逐步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以阜南县为例,通过实施优质小麦标准化生产,每亩增产100多斤,种植成本降低60元,高于市场价5%高价收购,带动20万农户每亩增收200多元,其中近5万名贫困群众受益。中化中粮两家央企提供全程农技服务和加价订单收购,中国人保公司提供6折优惠的种植保险,让农民实现了“不离土不离乡,在家种粮奔小康”的美好愿望。要通过全面实施优质粮食工程,有效保护和调动当地种粮农民积极性,稳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推动农民生产粮食与增加收入齐头并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了乡村粮食产业全面振兴。
二是逐步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化粮食产业体系的有机结合。以前农民种地凭经验、靠感觉,喷药施肥不当,造成投入高、效果差。针对这些难题,中化集团在阜南开展减肥减药和降本增效行动,建设了450亩的示范农场,做给农民看、教会农民干、带着农民赚,开展良种筛选、示范种植、测土配肥、农技培训等,为农民提供从小麦生产到销售的全过程、闭环式服务,耕作方式由“靠天吃饭”逐步向“知天而作”转变。要通过全面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引导和鼓励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为“缺机具、少劳力”的小农户提供全程托管、多项托管、单项托管和流转承包等社会化服务,促进小农户与现代粮食产业的有机结合。
三是逐步形成龙头企业辐射带动同发展县域经济有序促进。龙头企业进不来、县域中小企业长不大,是制约产粮大县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阜南县通过积极引进龙头企业,带动县域中小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把产业链留在域内,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指导成立粮油产业协会和优质粮食产业化联合体、土地托管合作联盟、粮食经纪人合作联盟,形成龙头企业与县域中小微企业、农民合作社、粮食经纪人分工协作、抱团发展的新格局。通过全面实施优质粮食工程,积极推动域内粮食产业链条越来越坚韧、布局越来越完善,以大带小、以点带面,实现龙头企业和县域中小企业互促共进,建设粮食产业发展高地,逐步培育出辐射皖西北的粮食安全产业带。
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务锋深刻指出,“阜南样板”是在更高层次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有益探索,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抓手,更是在新发展格局中提高粮食产业链供应链水平的有效举措。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2020年,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在13个省64个原国家级贫困产粮大县推广阜南经验,实施优质粮食订单200多万亩,增产优质粮食1.4亿斤,联农带农80多万农户,促进了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积极推进脱贫地区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十四五”时期,由决胜脱贫攻坚转入乡村全面振兴,推动高质量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推广复制乡村振兴“阜南样板”,充分发挥龙头企业骨干带头作用,主动到粮食主产区特别是脱贫地区建设优质粮源基地,开展就地加工转化,引领产业集群集聚发展,突出抓好“五优联动”、“三链协同”,提高粮食核心竞争力,加快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实现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国家粮食安全提供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