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21年9月份全国工业机器人产量数据。数据显示,2021年9月工业机器人产量为29006套,同比增长19.05%;1-9月工业机器人累计产量为268694套,同比增长57.8%。
从3月至今的单月产量数据来看,9月份工业机器人产量达到最低值,增速大幅回落,与8月份相比,9月工业机器人的产量减少了3822套。事实上,自6月份工业机器人单月产量达到顶点后,在紧接着的7月份随即就出现了波动性回落。6月也因此成为了今年工业机器人高增长的一个转折点,有业内人士判断今年四季度工业机器人市场增速放缓已是大概率事件。
狂奔的上半年
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所长卢彰缘曾在《写在“拐点”处,关于机器人的“冷思考”》一文中对今年工业机器人的市场形势做了如下判断:2021年上半年的高增长虽有点“意料之外”的惊喜,但下半年增速的放缓几乎已是“情理之中”的预期。
一方面是2020年下半年的增长基数较大;另一方面,2021年下半年还有几个关键要素需要警惕,一是PPI的上涨,原材料的短缺和价格的上涨或将延续;二是消费端和出口的影响,海外市场产能的恢复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对中国产能的需求。
目前来看,这一预判正在成为现实。
上半年的企业走访过程中,可以明显发现企业积极的市场情绪是主旋律,“上半年基本完成了今年全年的业绩KPI指标”成为了业内人士概括市场走势的高频语句。事实上,此前在对19家智能制造概念股中报业绩统计中,发现有18家企业当期净利增速超100%,剔除双环传动的最高增速数据后,18家企业净利平均增速达到305.45%。
整个制造业市场在上半年步入了高速发展期。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9%,两年平均增长7.0%,比一季度加快0.2个百分点;其中二季度同比增长8.9%。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3%,两年平均增长6.5%;环比增长0.56%。
下游市场的欣欣向荣之势直接提升了工业机器人市场的景气度。一方面传统制造业如纺织、包装、烟草、工程机械等行业增速迅猛,另一方面,在“碳中和”、“碳达峰”等国家政策刺激之下,风电、光伏、锂电池等新能源行业进入扩产大周期。
其中,仅以锂电行业扩产为例,据高工锂电不完全统计,2021年上半年国内动力电池新增规划产能达745GWh,投资总额超2587亿元,应对锂电设备投资金额达1490亿元。其中,仅宁德时代一家企业累计发出的锂电设备订单就已经超过160亿元。
波动的下半年
工业机器人是典型的靠增量市场带动的行业,只要有新建产线、厂房就有订单。然而当增长趋势放缓之后,原材料涨价、缺芯危机、海运价格飙升导致出口受阻等不利因素在时间的搅动下逐渐凸显出来,进一步对工业机器人等上游设备市场造成了影响。
有业内人士反馈,受出口订单减少以及限电减产等因素影响,今年7-9月份,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订单同比下滑明显。该业内人士进一步分析,随着3C行业在下半年进入淡季、汽车行业需求释放不达预期,工业机器人市场大概率无法再次复制上半年的辉煌。
一方面,全球扩散的缺芯危机直接影响了部分3C电子产品的正常生产。公开资料显示,受芯片长期短缺影响,苹果可能会将其预计的iPhone 13生产目标削减多达1000万部。天风国际分析师郭明錤进一步分析,今年搭载苹果自研M1处理器的MacBookAir和MacBookPro的出货量将被砍单约15%;砍单的其中一个原因是零部件短缺。
不过在这轮缺芯危机中,影响最大的是汽车行业,全球知名市场分析公司埃信华迈公司发表报告称,全球半导体短缺将令世界汽车行业在今年减产多达710万辆,直到2022年下半年也不会缓解。根据AutoForecast Solutions的数据,截至8月9日,全球范围内因芯片短缺导致的汽车产量损失已达585.3万辆。其中北美和欧洲地区损失最大,分别为187.4万辆和174.6万辆,其次是中国,达112.2万辆。
3C、汽车一直是工业机器人应用的主阵地,当基本盘面临各种挑战时,工业机器人受到波及是必然的。
与此同时,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海运成本持续攀升,使得订单出口面临重重阻碍,叠加突然爆发的限电减产,各种波动因素混合发酵,整体市场环境波动性、不确定性大大增强。
疫情,深刻地改变了全球市场环境,未来充满不确定已经成为了确定性共识。而持续推进智能制造已被证实是制造业应对不确定的有效方式,从这个角度来看,机器人的大方向是明朗的,只是实现的过程是曲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