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台焊接机器人摆动着手臂,焊接钢板时发出耀眼弧光……这是记者日前在扬州市昌盛车业有限公司焊接车间看到的生产场景。这个车间共有30多台工业机器人,总投资近4000万元,去年获评市级智能车间。昌盛车业总经理朱于杰介绍:“我们正在实施冲压车间智能化建设,计划投资智能制造设备5000万元。”
昌盛车业位于江都经开区,主营车身钣金件制造。大手笔投入技术改造,是因为昌盛车业尝到了技改带来的高质量发展红利。今年以来,国内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增长乏力,但昌盛车业1-8月开票销售同比增长近五成,预计全年可达约3.5亿元。这个快速增长的业绩,是4年前焊接车间智能化改造结出的硕果。
2013年起,昌盛车业为一些国内外知名汽车和农用机械企业生产车身覆盖件。在接受客户技术指导时,该公司深切感受到国际一流企业对质量控制的严苛要求。
“比如在焊接工艺中,工人须通过客户培训取得合格证书方可上岗。”焊接车间主任石明介绍,“一旦发现不合格焊接产品,不仅要追溯以前批次产品,而且要追查材料是否来自指定供应商。”
为适应客户对高精度加工的需求,昌盛车业从2017年起添置机器人等智能化设备,取代人工焊接。截至2020年,焊接车间累计投入近4000万元。
“一台60万元的机器人工作站可替代3名焊工,基本3年内可收回成本。”石明介绍,“更重要的是,机器人制造精度大大提升,避免了人工操作因个体差异、情绪波动带来的误差,产品报废率从原先的400PPM(百万分之一)降低到160PPM。”
随着昌盛车业制造精度的提升,接到的客户订单也越来越多,浙江上市公司诺力股份、泰国最大汽车零件制造商三友集团等知名企业纷纷抛来合作绣球。近4年来,昌盛车业开票销售年均增长约25%。
“今年下半年,客户委托开发的一批新产品将试产,是符合国家新排放标准的重型机械汽车车身配件。”朱于杰介绍,“这些新产品明年批量生产后,将成为公司发展的新增长点。”
正在实施的冲压车间智能化建设,将添置自动生产线以及多台焊接机器人等设备。据测算,一条自动冲压生产线生产单一零件,平均3小时就能完成20名工人三天的工作量。
“智能制造是工业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朱于杰说,“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技改投入,争取早日创成省级智能车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