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上午,由蜀道集团建设,中铁二院设计、中铁隧道局施工的我国首个山地轨道交通扶贫项目——都江堰至四姑娘山山地轨道交通工程迎来重要节点,直径9.73米、总长104米、总重1300吨的“蜀光号”盾构机成功始发,标志着工程正式进入盾构施工阶段,工程建设将开启加速度。
都江堰至四姑娘山山地轨道交通扶贫项目总投资200亿元,全长123.18千米,线路起于都江堰市成灌高铁都江堰站,止于阿坝州小金县四姑娘山镇,串联都江堰、青城山、卧龙、四姑娘山等景区,是四川省重点打造的轨道交通旅游观光试点工程。
同时,都四工程也是我国首条以齿轨作为运行轨道的轨道交通项目,借鉴了海外“窄轨+齿轨”的技术经验,创新采用双线米轨设计,并配套研发全新齿轨动车组,以提升通行能力。
蜀道集团轨道公司董事长韩瑀轩介绍,都四工程不仅是一条扶贫路、创新路,更是一条绿色路。为了保护沿线生态环境,项目多采用桥隧方式通过,全线桥隧比达98.34%,建设难度极大。
中铁隧道局承担的都-四项目1标全长8.569千米,起于都江堰站,经永丰站,到达蒲阳站,工程包括三站两区间。此次始发的“蜀光号”盾构机将应用于永丰站—蒲阳站区间。区间总长3.2千米,地层呈现卵石、漂石占比多、粒径大、强度高的特点,是我国在建卵石地层盾构施工难度最大的工程。
施工中,中铁隧道局邀请业内专家开展实地踏勘,召开多次盾构设计联络会议,确立了“以排为主、破碎为辅、排破并用”的处理原则,并以专家意见为指导开展盾构选型、设计、设备监造工作。盾构机针对性配置了渣土改良系统、带式螺旋系统等,机身各部位与卵石接触面进行了整体耐磨处理。
中铁隧道局都四工程1标土木总工曹文焕介绍,建设者始终以“建设扶贫开发典范、民族团结桥梁、绿色发展示范”为目标,建成了全市首个“标准化样板施工场地”,主动降低消耗、保护绿色植被,并引进了整套污水脱泥设备,在推进工程建设的同时,全力保护当地的青山绿水。
自2020年7月进场以来,建设者先后完成了永丰站、蒲阳站及沿线的交通疏解、场地围闭、管线改迁等前期筹备工作,并通过抓实安全生产管控、探索工艺改进、强化工序组织等多项举措,攻克大粒径富水砂卵石地层车站维护结构施工挑战,并完成了永丰站主体结构施工和盾构设备组装调试等关键工作,为“蜀光号”始发打下了坚实基础。
据了解,都四工程最高设计时速120千米,预计2025年9月完工。届时,沿线将新增桥梁25座、隧道25座、车站11座、车辆基地1座,并把川西北丰富的旅游资源与成都平原连成一体,开创交旅融合扶贫模式新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