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马鞍山市围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目标,聚焦“文化民生”,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巩固完善文化阵地建设,不断提升全市公共文化场馆服务效能,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打通文化惠民新脉络。
一是着力推动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完善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在乡镇(街道)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的基础上,各县区、开发园区因地制宜分别按照“一场两堂三室四墙”“七个一”“八个有”标准建成508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达到99%。
二是着力强化基层公共文化设施运行管理。全力推进乡镇(街道)、村(社区)等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服务效能问题排查。组织督查组,对全市乡镇(街道)、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进行随机抽查,上半年共开展检查10余次,下发通报2期,并结合“安徽文化云”“文旅绩效”等平台,对基层公共文化设施进行动态监管,有力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三是着力加强基层公共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大行政村(社区)文化协管员招募力度,进一步提升覆盖率。同时,市、县(区)加强已招募的文化专管员和文化协管员培训,相继举办了文化专管员和文化协管员培训班,不断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我市已入选的50名省级“乡村文化带头人”积极组织参加各类文化活动,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四是着力丰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产品。创新公共文化活动供给方式,开展“菜单式”、“订单式”服务。通过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方式,组织各县区文化馆、演出院团、文艺小分队、文化志愿者等单位和团体深入基层开展送戏进万村、文化志愿者下基层、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等文化惠民活动。截至8月底,共开展“送戏进万村”演出395场。同时,深入实施农村文化“121616”工程,目前,共开展各类文体活动1万余场次,惠及群众250余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