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长宁区在增进民生福祉、促进共同富裕上展现新作为、新担当,在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的过程中,以城市数字化转型为契机,持续加强社会救助领域的数字赋能、系统集成和高效协同,积极落实社会救助领域“政策找人”工作,推进政策到人、服务到人、关爱到人,实现“解忧暖心传党恩”。
加强信息融合,要素集聚
实现从“被动等”到“主动找”
1. 联通困难群众信息数据。通过长宁区精准帮扶信息系统、“一网统管”等大数据平台,建立“大数据比对+入户走访核查+信息动态管理”方式,集成民政、医保、人社、教育、残联等困难家庭成员数据信息约3.2万人,实现部门间信息数据的共享比对。如天山街道强化对医疗费用支出较高的主动预警,关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大病登记”情况,及时向居委会推动提示信息加强走访,为居民制定个性化帮扶方案,把暖心服务做在群众开口之前。
2. 打造救助领域身份标签。推出“社区云+精准帮扶”救助模式,在市级标签基础上,建立区、街、居三级社区云“标签字典”,形成可标签索引、可自动匹配的数据库,现已建立身份标签51个,其中区级“救助类”标签29个。其中,华阳街道还根据分层分类的“独居人员”标签,结合日常走访,进一步加强对特定群体的关爱帮扶。
3. 优化救助领域评估体系。创新研发“困难群众救助需求综合评估系统”,选取物质、健康、教育、就业、社会支持、儿童青少年家庭占比等6大维度10个指标,对困难群体进行贫困类别和强度等级区分,并链接各类救助资源,绘制区社会救助资源地图。
截至目前,已开展线上困难群众数据分析6210人次,筛选高度困境760人、中度困境4011人、低度困境752人。
加强资源整合,系统集成
实现从“愿景图”到“实景图”
1. 需求侧形成“心愿单”。强化社会救助对象评估结果的有效应用,开展困难家庭摸底调查,建立困难家庭需求清单,重点关注有残疾人、老年人、未成年人等成员的困难家庭,提供社区养老、未成年人成长计划、心理咨询等服务,更好将有针对性的帮扶政策提供给困难家庭。
2. 供给侧建立“资源库”。梳理全区涉及民政、教育、卫生、人社、住房等部门的社会救助和帮扶政策,通过精准评估系统对人群进行政策匹配、救助资源划分,对政府、市场、社会等各类社会救助资源进行系统梳理,按照服务人群进行救助资源类别划分,建立救助“资源库”,深化救助领域精准服务。
加强服务聚合,数字赋能
实现从“便捷化”到“常态化”
1. 开展线上咨询和求助申请。探索研发社区事务移动窗口的小程序,在线上处理困难群众的求助问题,进一步拓展求助咨询途径,为救助对象及时答疑解惑和政策申请打开方便之门。在困难群众救助需求综合评估系统中设置服务信息提醒回复、服务记录上传等功能,进一步加强对救助对象的主动关心、主动联系和主动服务。
2. 优化线上办理流程和服务。注重社会救助数字化转型的系统性、操作性和联动性,畅通政策、服务的传输渠道,依托各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的载体终端,推出社会救助智能核对平台,可对救助申请的相关材料直接进行拍摄上传,在中心即可完成数据共享和自动校验,避免繁琐的纸质材料收集。
3. 引导多元主体参与社会救助。主动对接爱心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的救助资源,倡导建立救助服务联合体,设立社会救助服务项目,引导社会力量有序参与。如新华街道建设社区基层党建联盟救助服务站,整合各部门、社区“两新”组织、社区团队的志愿服务项目和救助政策清单,形成精准帮扶清单,做细做深困难群体的救助关爱服务。
4. 持续推进社区救助顾问制度。将线上智能信息与线下救助团队相结合,聚焦重点服务人群,有效利用政策信息包、现金救助包、资源链接包、赋能服务包,对不同强度的困境家庭开展一般预防型服务、托底保障型服务、支持发展型服务、紧急保护型服务,逐级递增形成便捷有效、流程规范的救助帮扶形式。目前,通过需求评估和上门访视等方式,为169户1349人次提供陪伴服务,努力让困难群众的生活更有保障、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