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履行人大代表职责和本职岗位工作有机结合,徐泾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主任王平说:“共同出发点都是为了人民,落脚点是为人民谋取幸福和获得感”。作为青浦区第五届人大代表,王平始终把倾听百姓心声、积极建言献策、用心办好实事摆在工作首位。
2020年初的新冠疫情给百姓生产生活带来严峻考验,如何做到“疫情防控”和“农业生产”两不误?“虽然疫情态势严峻,但是农业生产不能停,农业安全要保障,‘菜篮子’也不能空。”王平说,最大程度确保蔬菜供应,就是我们农业对全镇疫情防控工作最大的贡献。围绕“稳生产、稳菜价、稳质量”工作目标,从中心全体员工到涉农村居条线干部,从合作社负责人到田间农户,疫情防控措施做到环环相扣,筑起农业区域防控“安全网”的同时,一条农产品惠民“供应链”迅速运作。
徐泾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协调辖区内具备条件和能力的农业合作社,拟定防疫惠民举措,特别推出“菜篮子”直通车,“线上扫码下单,线下配送到家”为徐泾居民提供“新鲜、绿色、安全”的农产品。这一方便灵活的服务方式,不仅可以让居民在防疫期间减少外出,还能让徐泾本地农企自产蔬菜,减少流通环节,新鲜走上居民餐桌,惠民举措的推出受到广大居民好评。
日常工作中,王平经常走访涉农村居和农业生产单位,考察农业生产发展现状和农村环境形态,并主动和村民交谈,聆听农户想法。特别是在徐泾镇唯一规划保留村——金云村的实地考察、走访调研过程中,更加明确了自己的工作方向,王平说:“要提升农业农村区域的发展水平,必须扎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美丽乡村创建为抓手,推动乡村综合能力的提升。”
2018年,金云村正式启动区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2020年上半年通过验收,同年申报上海市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11月评审通过……美丽乡村创建“时间轴”上,记录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生活污水纳管、河道综合改造、道路桥梁改造、农田水利项目和环卫设施建设等“蜕变”过程。农村风貌的改造,人居环境的提升,在实现美丽乡村“生态宜居”的同时,王平思考更多的是如何兼顾“产业兴旺”。
“美丽乡村建设,是三农工作的重要内容。在推动徐泾农业生产、转型和升级的过程中,一方面,我们肯定要做好农业设施,也就是”硬件“方面的升级,从而使农业环境形态得到有效提升,另一方面,我们正在全力推进农业招商,只有好的经营主体才能有力推动徐泾农业的高质量发展。”对于王平来说,环境提升了、村貌扮靓了只是“基础”,产业发展了、百姓富裕了才是“目标”。
“我在这里生活已经十多年了,环境、绿化都搞得好,河道卫生也很整洁,这两年变化最大。小公园早晨起来跑步的也挺多,小的老的五点多钟就来这转圈圈。”孔先生提到的小公园就是位于金云村杨家小区北面的“口袋公园”,原本是一块闲置宅基地,经过整体设计改建,这里添了绿化、步道、走廊、健身器材和儿童游玩设施,迷你小公园成了周边村民户外健身的好去处。
“徐泾镇各个村基本上都实现了农民集中居住,但是小区周边公建配套设施,特别是满足百姓户外健身活动的场所比较少。老百姓呼声来了,同时结合上级农村建设相关政策,我们就充分利用小区闲置地建设口袋公园,让百姓生活质量和设施配套有一个提升。”王平说,这两年徐泾镇通过人居环境提升建设,已先后改建完成八个“口袋公园”。
五年来,王平始终不忘作为一名人大代表的初心使命,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履职尽责谋发展,用心为民办实事,不断提升社区百姓幸福感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