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网上国际投资促进平台 致力于中国投资促进事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开发区新闻 > 合肥 > 文字新闻
合肥制造,凸显硬核实力
发布时间:2021-08-24  来源:中国合肥  发布开发区:安徽包河经济开发区

  制造业,作为实体经济之基,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五年来,合肥扎实推进工业立市、制造强市战略,加快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经济呈现有速度、有质量、有竞争力、可持续的发展态势,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2018、2020年,合肥作为“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成效明显市”两度受到国务院通报表彰,战新产业培育成效连续4年获得国务院表彰激励。在赛迪发布的《2020先进制造业城市发展指数》中,合肥位列全国重点城市第14位。

  “合肥制造”跃升为“合肥智造”

  联宝科技智能化标杆生产线上,平均不到1秒即可下线1台笔记本电脑,交付效率和质量保持业界领先。

  作为合肥第一大工业企业,联宝科技亮出了一份漂亮的五年成绩单——年度营收从2017年首次突破500亿元到2020年跃升至1016亿元,产品销往全球126个国家和地区,全球每销售8台笔记本就有1台产自联宝。

  在联宝科技CEO柏鹏看来,这份高速增长,来源于业务布局、研发创新和数字化转型的突破,近五年来企业平均每年研发新品超过120个,基地的智能制造能力不断提升。

  不仅是企业,在城市竞争的赛道上,谁能在制造业中先人一步,谁就能掌握发展的主动权。

  早在2016年4月,国务院批复的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中,就明确合肥“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的位置。五年深耕,合肥制造实力实现新跨越。数据表明,2016~2020年,合肥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保持9.5%的中高速增长,稳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2020年,重压之下,规上工业增加值仍然同比增长8.3%,工业对GDP贡献率达44.5%,为GDP过万亿提供强劲支撑。今年上半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9.5%,位居长三角城市第2、省会城市第2、GDP相近城市第1位。

  家电“四大件”产量连续十余年全国领先,冰箱、洗衣机占据国内1/4规模,智能化、高端化产品占比持续提升;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跻身“千亿产业”,加速向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转型;光伏产业构建“产业+应用”链条,装机规模居全国省会城市之首……

  一组组亮眼数据,表明了合肥发力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决心。

  “这五年,全市的产业能级更高,标志性产业链取得新突破。”市经信局综合规划处负责人介绍,“芯屏汽合”“集终生智”成为产业新地标,全市现已拥有家电、智能语音、新型显示、新能源汽车等4个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新型显示器件、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3个产业入选首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智能语音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我市一以贯之抓产业,持之以恒强战新,战新产业已成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和主要抓手。”市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五年来,全市规上战新工业产值增速年均增长13.9%,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由30.8%提升至55.5%,今年上半年比重达57.4%,创历史新高。截至今年6月末,全市共有规上战新工业企业694户,是五年前的1.5倍。

  “创新链”与“产业链”畅通融合

  在合锻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越来越多的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正从车间走向市场。公司董事长严建文紧盯着工业大数据平台,对生产线的信息了然于胸。这家主持制订6项国家标准、27项行业标准的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今年上半年完成产值4.98亿元,同比增长34.07%。

  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需要有高质量的制造业来支撑。对于制造业来说,创新就是牵动发展的“牛鼻子”。

  近年来,合肥依托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国家实验室等载体建设,坚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一大批新型协同创新平台加快建设。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机构总数超1400家,全市制造业研发机构数、研发投入额、研发人员数等占全市总量的70%……

  研发创新汇聚新动力,催生了资本市场的“合肥旋风”。

  今年6月28日,工大高科鸣锣科创板,标志着国内工业铁路信号控制与智能调度第一股的诞生;7月26日随着容知日新上市,合肥科创板上市企业数量已增至12家,位列全国省会城市第二。

  科创板的亮眼成绩,透露出的是合肥制造业的强劲实力。近年来,京东方、维信诺、江淮大众、蔚来中国总部、欧菲光等重大标志性项目相继落地,为全市工业持续健康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坚持按照“领军企业-重大项目-产业链条-产业集群”的发展思路,合肥以龙头企业的引进培育和重大项目的加快建设,推进产业不断延链、补链、强链,加速产业集聚。

  更为人所关注的是,我市探索打造的国有资本引领战新产业发展“合肥模式”享誉全国。市国资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市聚焦战新产业发展方向,发挥国有资本引领带动作用,积极撬动社会投资,加快推动项目落地,获得收益回报,实现了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和战新产业蓬勃发展的双赢。截至“十三五”末,合肥国资累计向战新产业项目投入资金超过1200亿元,带动项目总投资超过4500亿元,带动上下游产业链总投资近5000亿元。

  做好强链补链延链文章,我市还创新方式,以“基金+产业”模式,投资上下游产业链的重点项目,覆盖产业链发展的全生命周期。

  砥砺前行打造先进制造业高地

  新起点上,合肥制造仍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路上奋力前行。

  使命在肩,合肥正在发力——“坚持把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作为主攻方向,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推动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现代化水平。”

  智能制造,是制造业发展的风向标。眼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各自领域持续深耕,科大讯飞就是其中之一。作为我省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军企业,2020年企业实现营业收入超过130亿元,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

  “俗话说,大河有水小河满。科大讯飞的前行得益于整个合肥发展。”科大讯飞总裁助理郭兴龙表示,政府制定了科技、产业和人才等方面政策,为企业发展创造了好环境,支持企业在新赛道代表中国人工智能走在世界前端。

  加速“智能化”,合肥早已行动。近年来,合肥“两化”融合更深,尤其是5G、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新基建正在夯实新支撑。如今,合肥已建成5G基站超1万个;1.3万家企业“上云用数赋智”;累计培育117家智能工厂、1107个数字化车间……

  五年来,合肥服务制造业体系更优,企业竞争力实现新提升。市财政局相关人士介绍,聚焦支持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和核心技术攻关,我市已逐步构建了“主政策抓全局、专项政策抓领域、‘一事一议’政策抓重点”的高质量发展政策体系,以财政产业政策的“合肥模式”全力培育“合肥智造”的发展新动能。

  在非同寻常的2020年,围绕减税降费、稳岗创业、金融支持、扩大内需等,我市及时出台“123+10”行动方案等一系列硬招实招,创新实施“链长制”,被评为2020年营商环境便利度提升最快城市、企业家幸福感最强城市。

  企业家的幸福感,自然还在于对未来的展望。

  面向未来,合肥在推进先进制造业发展方面还将实现更大作为:“十四五”时期,全市将坚持推进制造强市建设,深入实施“2833”地标性产业集群培育工程,聚力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形成2~3个地标性世界级产业集群和标志性产业链,在打造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高地中笃定前行。

上一条:滨江今年计划建成60个“无废细胞”
下一条:永乐店邀专家解读十八大精神
与我们联系
  • 联系电话:+86-0512-53660867
  • 传  真:+86-0512-53660867
  • 邮  箱:info@investchn.com
Copyright © 2015-2024 InvestC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投促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