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残奥会将于8月24日拉开帷幕,我区“00后”运动员徐佳玲将参加100米、400米自由泳,200米蝶泳,200米混合泳比赛。此前,她曾在2016年里约残奥会和2018年雅加达亚残运会中夺金。从瘦小腼腆到强壮勇敢,从“旱鸭子”到“飞鱼”,徐佳玲的启蒙教练汤能能见证了徐佳玲的付出和蜕变。
2002年出生的徐佳玲是慈城人,5岁时不幸因交通事故导致左手前肢截肢。2008年开始,徐佳玲跟随教练汤能能训练游泳。“胆子小,还有点怕水,但水感好,能看出来是个好苗子。”这是汤能能对徐佳玲的第一印象。他回忆道,徐佳玲平衡性强,喜欢滑旱冰,在宁波大剧院附近的溜冰场里,经常能见到这个瘦小的姑娘“飞驰”的身影。
作为宁波市游泳队的专职教练,汤能能曾是游泳名将汪顺的带训教练。20世纪80年代起,汤能能开始带领宁波的残疾人选手从事游泳训练。“徐佳玲下水后可以在水上自由漂浮,而且她身体柔软,力量足,爆发力强,不能浪费这天赋。”为了让徐佳玲尽快游出感觉,训练经验丰富的汤能能引导她适应水,体会不同动作的不同效果。经过2个月的专业训练,徐佳玲便在宁波市残疾人游泳项目中获得第一名。
为了保持水感,游泳运动员需要每天训练,而残障选手需要付出更多。“由于身体原因,他们游泳时吃水的深浅、行进路线的控制都会受影响,天赋再好都得付出比常人多几倍的辛苦。”汤能能告诉记者,徐佳玲小时候长得瘦小,话也不多,但训练异常刻苦,“做间歇训练时,我要求她游3组8个50米,她一声不吭地完成,但我一摸脉搏已经达到10秒28下。”
2010年,徐佳玲开始了在江北区实验小学游泳馆集训的生活。在江北区残联的帮助下,她转到离集训地很近的小学就读。每天下午3点半到6点半,徐佳玲雷打不动来到游泳馆训练。“她不需要别人叮嘱,一年到头几乎不休息,即便是感冒咳嗽需要吃药,也是家人把药送过来,训练休息时喝。”汤能能告诉记者。在游泳方面,不论是比赛还是日常训练,徐佳玲都拼尽全力。但生活里,徐佳玲还是个小孩子。“小姑娘不爱吃饭,运动员营养跟不上,肌肉就长不起来。”为此,汤能能和徐佳玲的家长一起动脑筋,每周一次把徐佳玲送到另一名喜欢吃肉的队友家里,让两人一起吃晚饭。孩子们一起打闹一起吃肉,身体都长得结结实实。
2014年,由于游泳成绩突出,徐佳玲被推荐到省残疾人游泳队,开启了在浙江省残疾人体训中心训练的生活。由于训练紧张,她很少回宁波。即便是短暂地回宁波休息,她也会每天到游泳馆自主练习,汤能能则在线上对她进行指导。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年的刻苦训练,徐佳玲逐渐在国内外大赛上崭露头角。2015年第九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上夺取3金3铜,打破2项全国纪录,成为此届残运会夺得个人金牌和打破全国纪录年龄最小的运动员。2016年,作为里约残奥会中国代表团年龄最小的运动员,徐佳玲一人参加6个个人项目和2个集体项目比赛,获得1金2铜。2018年,徐佳玲在印尼雅加达举行的亚洲残疾人运动会游泳比赛中斩获7金2银。
“希望徐佳玲这次能把最好的水平发挥出来,让五星红旗升上去,也为宁波再次争光。”谈到东京残奥会,汤能能祝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