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长宁持续推动文化建设,并于日前荣获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称号。得益于文化软实力的不断提升,长宁人“家门口”的文化生活也越来越丰富,“大餐”“小菜”特色纷呈。
当路过延安西路和凯旋路口时,不少人的目光都会被一块像绿毯一样的大草坪和一座外观别致的建筑所吸引——这便是海粟绿地和位于其内的刘海粟美术馆(新馆)。刘海粟美术馆总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共设有6个展厅,外形设计取刘海粟画作中“云海山石”之意境,造型别致、色调淡雅,被誉为当今全国“最美的艺术馆”之一。
市民陈阿姨家住在刘海粟美术馆附近的西镇小区,从家里步行至此只需8分钟左右。“我关注了美术馆的公众号,只要有我感兴趣的展,就会过来看看。”陈阿姨告诉“宁宁”,今天她是过来看“生生不息——史国娟水墨作品展”的,自刘海粟美术馆开馆以来,她已经看过了30多场免费展览。
除了刘海粟美术馆,长宁还有不少文化场馆十分值得一去。近年来,长宁区对照国际一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推进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已形成十大文化地标——刘海粟美术馆、程十发美术馆、上海油雕院美术馆、上海国际舞蹈中心、上海影城、宋庆龄纪念馆、上海消防博物馆、上海儿童博物馆、中共中央上海局机关旧址、上海动物园等地标性文化场馆。与此同时,长宁的区属文化场馆也发展势态良好,4个文化馆和图书馆均为部颁“一级馆”,区图书馆被授予“全民阅读示范基地”称号,天山社区图书馆被评为“全国最美基层图书馆”。4家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被评为上海市“示范中心”,6家被评为“一级中心”,区属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近17万平方米。接下来,长宁文化大厦、临空1号音乐公园等综合性文化设施也将落成,开放后将给长宁人带来更丰盛的“文化大餐”。
不仅文化场馆水平高,长宁的文化品牌也越来越响亮。据了解,近年来长宁全力打响长宁舞蹈、音乐、阅读文化品牌,持续多年承办和主办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评奖、全国广场舞展演上海选拔赛、上海市民舞蹈大赛、上海国际艺术节“艺术天空”、 国际传统艺术邀请展、上海世界音乐季、长宁国际草地钢琴音乐节、“上海之春”国际手风琴周、长宁区读书节等高品质赛事和活动,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国际国内文化精品,营造了“百姓家门之外便是文化所在”的区域文化氛围。其中,原创器乐作品《和·鸣》还荣获了第十八届群星奖。
如果说名声响亮的长宁文化品牌和高水平的文化场馆是长宁人的“文化大餐”,那在各个街镇广泛开展的文化活动则是一道道“可口小菜”,让老百姓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选择范围也更多。
日前,在新华路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开展了一场“小小制作人”电影探秘活动。活动中,曾参与《三毛流浪记》《爱情公寓》等大型系列电视剧的制作发行的著名制片人叶原老师来到现场,为大家揭秘电影特效背后的原理和故事,让参加活动的孩子们学到了不少有关电影的知识。
像“小小制作人”这样的文化活动,如今已在长宁各个街镇“多点绽放”。近年来,面对小区居民越来越个性化、多元化的文化需求,长宁区聚焦各类社区文化品牌,以创新社区治理“一街一品”项目建设为契机,打造了具有长宁鲜明特点的文化精品工程,将文化融入“十五分钟社区生活圈”营造中,形成了浓厚的群众文化氛围,并在居民区层面建立332个“文化睦邻点”,成为长宁乃至上海文化新景观。
与此同时,长宁还充分利用社区公共空间“边角料”,将公共文化服务配套设施改造与社区治理相结合,打造一批集“文化凝聚民心”与“功能服务民生”于一体的公共文化“微空间”,不断优化居民社交氛围,提升环境品味,在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上下更大功夫,不断提升长宁由内而外的魅力指数,新华路街道新华路669弄门卫室的“睦邻微空间”改造、新泾镇绿八居民区“生态绿吧”屋顶花园建设都是其中的优秀范例。仙霞新村街道还从2019年起,依托睦邻点举办“睦邻友好节”,将文化活动与营造邻里之间温馨和睦、其乐融融的氛围相结合,发挥了文化服务如春风化雨,惠及社区、惠及民众的作用,成为广受人民欢迎的“社区文化服务新载体”。
眼下,长宁正在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精品城区。接下来,长宁将围绕大力提升文化软实力,深耕细作“长宁舞蹈”“长宁音乐”“长宁演艺”“长宁阅读”等文化品牌;依托上海虹桥时尚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加快发展在线文娱、视频直播、艺术品交易、版权服务等新型文化业态,大力推进数字化深度赋能,深化文化与旅游、科技、金融、贸易、教育、体育等融合发展;巩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成果,推进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打造更多群众家门口的“文化客厅”,让群众更加便捷地享有优质多样的公共文化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