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常熟今后五年经济发展,中国共产党常熟市第十四次代表大会报告明确指出,要聚焦创新活力的全面释放,打造要素更加充沛、生态更加完善的美丽新常熟。根据这一要求,本市企业和部门迅速落实,对照“三增三进”发展目标,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产创融合平台、集聚产业创新人才等方面为抓手,持续增强科技创新的动力和活力。
8月2日下午2时,上海交大常熟新材料联合研究基地的材料实验室内,研发人员正在开发用于汽车、光伏、3C电子等领域的高强高韧性铝合金材料。一款用这种材料制成的用于新能源车的电池端盖产品,已经顺利完成量产前测试,即将供货给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这一材料研发项目从立项到进入量产阶段仅用了一年时间,比一般的项目周期整整缩短了两年。
研究基地负责人赵华介绍,电池包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能量源,电池端盖作为电池模块的承载体,对电池模块的工作安全和防护起着关键作用。用高强高韧性的铝合金材料制作电池端盖,能解决普通材料铆接裂纹的问题,显著提高产品质量和强度,并让产品更加轻量化。
该项目的快速推进得益于强大的技术支撑。上海交大常熟新材料联合研究基地是常熟和上海交大校地合作的成果。研究基地拥有“轻合金精密成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两大研发中试基地,集聚了十几家新材料创新创业企业和团队,获评市级人才项目12个,申请国家发明专利79项,授权14项,成为常熟校地协同创新的典型平台,未来还将打造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国家重点新材料研发与产业化平台。
只有高点布局创新平台载体,才能激活各类创新资源。今后五年,常熟将继续提升大院大所合作水平,紧贴优势产业,突出产创融合,围绕新能源汽车、新材料、航空航天等产业方向,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常态化与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学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共同助推科技成果转化,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建好平台载体,集聚创新要素,一大批人才便乐意到常熟栖居。苏州艾科瑞思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的掌门人王敕是江苏省“双创人才”,早在2010年,他看中了常熟优越的自然环境、优质的营商环境、优秀的人才政策,把这里视为回国创业的福地,在这里筑梦前行。多年来,他带领团队重点开发高精准、高效率的半导体封装设备,打破了国外巨头30年的垄断,集成电路装片机产品成功进入全球前十大封测厂量产产线。在2018年度首届创新中国年度项目评选中,艾科瑞思获评“硬科技新锐企业”,是唯一入选的国产半导体封装设备供应商,填补了江苏省在该领域的空白。
做好引才留才工作,让人才成为常熟这片创新热土的主角,才能为产业发展增添源源不断的动力。截至2021年5月,常熟人才总量达39.19万人,高层次人才总量为3.11万人。今后一个时期,常熟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完善人才政策和制度,重点围绕“十四五”发展规划方向,贯彻落实《苏州市人才制度改革十五条》,“抓双创人才、引优质项目、育龙头企业、兴特色产业”,打造更加开放包容的引才留才最优生态,助推全市产业转型升级跑出“加速度”。
在完善政策体系方面,常熟将制定并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通过加强系统规划、推出定制政策、优化集成服务等办法,让人才及时享受最新政策福利,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常熟将继续深化“双招双引”的工作机制,建立市场化的引进、激励、服务机制,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引导产业加快转型升级。
报告明确指出,今后五年,常熟将持续深化国家首批创新型县(市)建设、省科技综改试点,聚焦“三大工程”建设,构建以创新为导向的要素配置模式,推动经济发展从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这是未来常熟科技创新工作的“航标”。
创新浓度体现发展速度。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常熟将实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力争到2025年,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翻番、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超46%,规上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2.5%,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超4%。常熟将实施产创融合平台建设工程,力争到2025年,引进建设声学、氢燃料电池等产业领域的重大创新平台5家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70%。常熟将实施产业创新人才集聚工程,力争到2025年,全市领军人才总量翻番,5家人才企业科创板上市,培育10家(准)独角兽企业与细分行业单打冠军,人才企业对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更加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