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点名”点什么?金山这个街道列出了一份关爱服务清单。点名服务由志愿者每日通过电话、微信或上门等方式,关心特殊关爱人群身体情况;日常服务根据特殊关爱人群的需求,由居委会及相关职能部门安排送餐、代购、配药等服务;特殊服务则是一旦发现特殊关爱人群出现身体不适等特殊情况,立即根据紧急救助处置流程处置。
每天有人陪你“唠嗑”,买药配药有了“代购”……7月10日起,石化街道探索启动了一项老年人关爱措施——“爱心点名”行动。该行动对辖区内孤老、独居、高龄、残障特殊人群,以志愿服务形式进行每天点名、日常服务等关心关爱,打通居家养老的“最后一公里”,让辖区老年人感受到“老来不缺爱,社区有关爱”的社区温度。
石化街道实有人口9.69万,平均老龄化率达到35.98%,部分老旧小区甚至达到55%以上。如何有效提升为老服务效能,保障为老服务质量?这一难题也成为了区委书记胡卫国一直思考的问题。
在今年,胡卫国来到滨二居民区调研。小区内的老人三五成群,在树荫下乘凉、聊天,一片祥和,他在这里找到了答案。原来,2013年开始,该小区建立“爱心点名册”制度,成立了一支以“小”老助“老”老的志愿者队伍,每天为高龄、独居老人“点名”,社区内爱老敬老氛围浓厚。
在胡卫国的牵头下,石化街道在“爱心点名册”的基础上,扩大服务覆盖面、丰富服务内容、保障服务机制,在辖区内全面启动“爱心点名”行动,打造居家养老的“金山模式”。石化街道根据特殊关爱人群的关爱程度,设定五色关爱圈,辖区内共有3283名老人纳入到“爱心点名”行动中。
“爱心点名”行动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历时半年“走”出来的。“老年人腿脚不方便,买药配药是个难题。”“子女也要承担起赡养的义务。”……7月10日下午,在石化街道睦邻中心,一场聚焦“爱心点名”行动的居民协商工作坊正在举行,现场氛围轻松活泼,居民们你一句我一句,讨论声此起彼伏。石化街道党工委书记王咏梅介绍,街道领导班子成员走访了全部26个居民区,其间开展了总计39场座谈会,收集了各类意见、建议。“我们通过居民协商的方式了解老年人的真实需求,给出‘要点谁、谁来点、点什么、谁保障’的解答。”
“爱心点名”点什么?根据实际需求,石化街道也列出了关爱服务清单。清单分点名服务、日常服务和特殊服务三种:点名服务由志愿者每日通过电话、微信或上门等方式,关心特殊关爱人群身体情况;日常服务根据特殊关爱人群的需求,由居委会及相关职能部门安排送餐、代购、配药等服务;特殊服务则是一旦发现特殊关爱人群出现身体不适等特殊情况,立即根据紧急救助处置流程处置。
李阿婆是市区搬来的独居老人,子女居住在国外。“爱心点名”志愿者赵勤芳一直负责关爱她。去年,李阿婆去国外看孩子,家中的钥匙就暂时寄放在了赵勤芳家。谁知疫情突然爆发,李阿婆滞留在了国外,家里的水管却在这个时候爆裂了。看到这一情况,赵勤芳赶忙喊上自己家女儿,开门处理,并联系物业修理,两天后又出了问题,赵勤芳就一连打了四次物业电话,直到修好为止。此后,这串钥匙就拥有了两个“主人”。每当李阿婆在家时,赵勤芳每天都上门点名,而当李阿婆要出门时,钥匙就自然留在了她家中。
志愿者们介绍:“‘点名’点多了,我们和老人也形成了特殊的约定,有的老人窗户开着、水表动了,我们就知道老人在家;有的老人喜欢在小区花园晒太阳,过去准能碰到。”
“爱心点名”行动光靠居委会工作人员远远不够,面对如何配备志愿者的问题,街道整合资源,将街道机关干部、结对共建单位党员、居民区工作人员、社区民警、协管员、居民等全部吸纳到志愿者队伍中,并按照石化街道志愿服务公益积分制,对志愿者进行反馈激励。
自石化街道向驻区单位党组织、广大社区在职党员发出倡议书后,吸引了一批在职党员的加入,朱军民就是其中之一。他是石化街道共建单位石化股份公司的员工,虽然平时工作繁忙,但结对老人有维修、配药等需求,只要是力所能及,他都义不容辞。公司下班后,匆匆吃了晚饭,他想起孤老朱老伯家的灯泡坏了,便上门免费维修,并和他唠起了家常,老人打心眼里乐呵。朱军民坦言,“说是‘点名’,其实更像是和老人聊天,每天说上几句,老人们就很满足”。
“赡养老人是中华传统美德,也是子女必须尽的义务”,王咏梅表示,“爱心点名”行动并不是代替子女的关爱,而是积极带动子女“孝老爱亲”,增强赡养老人的责任意识,营造浓浓的爱老氛围。石化街道还有效整合各级部门单位、爱心企业等资源,形成助老合力,推出“爱心点名”志愿服务公益项目,为特殊关爱人群解决实际困难。
接下来,石化街道将继续探索“爱心点名”+“科技赋能”,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等手段,为辖区内特殊关爱人群提供坚强保障,助力石化街道全面打造一个有花有海的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