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区小区、农村网格(片区)生活垃圾源头分类质量合格率已达95%以上,厨余垃圾末端检测有机质含量已提升至80%以上,居民、村民自觉分类率分别达到90%和80%。在她的努力下,我区垃圾分类工作排名从全市末位跃居前列,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六连冠”作出了应有贡献,为兄弟区县市垃圾分类工作提供了“镇海经验”。她就是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党委委员、三级调研员、区垃圾分类办专职副主任王明芬。
担当“破冰者”
2019年底,王明芬接任区生活垃圾分类领导小组办公室专职副主任一职,当时全区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的工作机制刚建立不久,群众对垃圾分类工作并不理解,甚至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各小区生活垃圾源头分类质量较差。
为此,王明芬在三个月时间里,走遍了全区44个社区214个小区、44个村326个网格片区的所有投放点位。与其说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倒不如说是一场“破冰之旅”。
调研工作刚开始,王明芬就被基层干部和老百姓的态度泼了一盆“冰水”。进一步调研中发现,全区还存在投放点位太多、居民自觉分类意识不强、管理力量不足等问题。结合调研情况、学习参照其他省市区(县)先进经验,与同事们多次讨论后,她率领区分类办为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定制了一套方案,归纳出“入户指导、撤桶并点、定时定点、桶边督导、破袋投放”20字工作法则。
做好“引导员”
垃圾分类是对居民以往生活习惯的挑战,做好这项工作离不开每一位居民的支持。因此,王明芬始终相信,从思想入手,改变大家扔垃圾的习惯,是垃圾分类能否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
为了更好地找到这项工作的痛点和堵点,她会同各镇(街道)和社区、小区物业、业委会、居民代表等实地踏勘,在“300户1个点位”的总体标准下,按“一小区一方案”设置点位,精准施策。有居民无法快速适应新的分类投放方式,产生不配合甚至抵触情绪。
这种时候,王明芬总是第一时间到场,充当“引导员”,引导群众依法合理表达诉求,辅以定期入户宣传、桶边督导引导等办法,逐渐转变群众的思想认识,她以钉钉子的精神有效推动“三项机制”在镇海落地。
筑牢“防火墙”
自我区召开生活垃圾分类专项推进会后,区垃圾分类办随即开展“贴桶行动”,对全区小区、各村网格(片区)、散居区生活垃圾源头分类质量进行全覆盖督查。
专项行动期间,王明芬几乎是“日夜连轴转”,深入各个点位进行督查指导,每天的检查无论多晚结束,她都会将检查结果通过微信工作群进行通报督办。为了提升工作实效,王明芬还牵头创立了垃圾分类“四色榜”督查制度,每月对各镇(街道),村、社区(小区)进行全覆盖六轮检查,每季度对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专项检查,根据检查结果,设置绿蓝黄红“四色榜”进行公布,督促垃圾分类后进单位“颜色”升级、质量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