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在半年度跨上600亿元台阶,2021年无锡半年度财政收入成绩亮眼!记者7月4日获悉,今年上半年,全市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53.53亿元,同比增长19.9%,超全省平均。其中,体现收入“含金量”的税收增速达20.7%、税收占比达86.9%,双双位居全省前列、苏南第一。“深入实施‘产业强市’战略,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财政实力实现了高质量发展新跨越。”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这是一份出色的成绩单:半年度财政入库已超过“十二五”初期全年,其中税收收入567.61亿元,同比增长20.7%,较2019年同期增长13.4%。八大板块协同发力、齐头并进,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均在15%以上,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均高于全省及苏南平均。其中,江阴和新吴收入突破130亿元,增幅达16.2%和21.1%,滨湖、锡山、惠山突破50亿元,增幅均超过21%。
得益于产业强市主导战略和创新驱动核心战略,重点产业、重大项目对地方财政的贡献持续释放。7月第一周,无锡海力士工厂内一片忙碌。原本设在韩国的SystemIC晶圆代工业务设备正往无锡迁移中。芯片代工需求高居不下的当下,SK海力士在中国的晶圆代工业务布局进一步扩大。发展步入快车道的无锡工厂,1-5月贡献税收增幅超过80%。乘势而上,随着“十三五”期间引进的华虹无锡基地、海辰半导体、中环领先大硅片、闻泰科技等集成电路重大项目陆续通线投产,这些也逐步成为我市未来新的税收增长点。
一张蓝图绘到底、聚焦领跑再发力。1-5月,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稳步发展,药明康德和阿斯利康纳税贡献继续名列前茅,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税收增幅居全市第三产业首位。全市税收贡献前五位的重点制造行业实现了全线增长,与2019年相比,总量合计增长11.2%。其中,通用设备制造业税收总量规模居各制造业行业首位,同比增幅超20%。阿特拉斯、铁姆肯等代表性企业财税贡献显著提升。远景能源、远东电缆领衔的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依旧保持迅猛上涨之势,税收增幅达25.4%。
“‘十三五’期间,市本级计划安排支出总额80亿元,实际支出125.75亿元。根据我市最新发布的着眼于未来产业更高质量发展的重磅政策《关于支持现代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意见》,‘十四五’全市将安排现代产业发展资金350亿元以上,比‘十三五’时期的计划数增长75%。”市财政局人士介绍,这意味着将进一步加大对重大产业项目引进、企业技术改造、龙头企业培育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重点产业集群发展,厚植我市产业优势。
另一方面,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和市场化专业化运作的双重优势,股权投资赋能创新,持续撬动社会资本投入,推动种子期、初创期企业快速成长。刚于6月30日正式申报上海科创板的盛景电子,至今还沉浸在一片喜悦中。推动芯片国产化并不是一蹴而就,对于这家2016年初创的企业来说,虽有可靠成熟的产品平台、具备相关行业大批量出货的应用基础,但资金瓶颈、成本管理等困扰着企业。作为政府投资基金“天使投资”,在最关键时出手,“四两拨千斤”地带动各方资本帮助企业完成1.6亿元的融资,帮助企业实现裂变式发展。总规模超700亿元的无锡首个国家级基金国调基金(二期),正加快首期募资并即将投入运作,对接“国字号”平台资源。截至上半年,已经设立的各类基金规模近450亿元,投资项目达270个。继去年9家企业成功上市,今年又有牙科种植龙头时代天使、汽车芯片企业英迪芯等项目成功上市。
成绩单的背后,还有减税降费政策的落实,以政府收入的“减”、财政年投入的“增”,换取企业活力、保持中高速增长。上半年,全市通过及时兑现研发费用100%加计扣除等新增税收优惠、加快增值税留抵退税进度等,累计退税近34亿元,同比翻倍增长。同时,在稳岗就业、人才引进、知识产权基金等方面加大财政投入,多措并举提升市场主体获得感。从实际成效看,1-5月份我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23.5%,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57.3%,均大幅高于工业企业税收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