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我区企业发展服务中心揭牌成立。企业只进“一扇门”即可办理各类涉企服务事项。
今年以来,我区以“产业标杆、创新高地、开放示范、效率窗口”为新定位,全力建设“主导产业现代化、产城融合国际化、跨江发展一体化,最具竞争优势的长三角一流开发区”,掀起新一轮发展热潮。为此,我区“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构建“4+2”赛马制招商新格局,创新产业项目评估办法,完善项目考核机制。在此基础上,我区再出新举措,建立企业发展服务中心,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需求,打造国家级开发区营商服务新高地。
凭借良好的区位优势、优质的政务服务,我区全面掀起招商引资的新高潮,一批批重特大项目纷至沓来。
总投资100亿元的星源材质锂离子电池隔膜项目,从接洽到落户,只用了100多天的时间,创下我区有史以来百亿级项目签约最快的纪录!
今年2月9日区有关部门首次拜访星源项目常州基地,6月16日双方即正式签订投资协议。“坦率讲,基于项目能长久发展的考虑,今年初我们考察了许多城市和开发园区,最终,南通开发区体现出的诚意和高效服务,打动了我们。”深圳星源材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常州基地总经理朱继俊充满信心,“项目落户南通开发区,一定是一个‘双赢’选择。”
今年牛年首会,南通开发区剑指全区招商引资。“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是开发区坚定不移的‘一号工程’,重大项目是推动开发区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引擎。”区党工委书记张建华说,“今年以来,全区上下强化组织运筹,紧扣节点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效。”
统计显示,一季度,我区集中签约重大项目14个,总投资150亿元;3月底,31个重大项目目集中开工,总投资578亿元;4月下旬,9个重大项目参加全市二季度集中开工仪式,总投资220亿元;6月28日,二季度集中签约仪式上,又有22个重大项目落户。
重大项目涌入,人手紧缺,如何更为精准服务重大项目,并兼顾中小企业发展需求,成为我区“成长的烦恼”。我区创新体制机制,解决服务企业的痛点盲点,企业发展服务中心应运而生。此举,旨在重塑服务流程,重整服务资源,重建服务体系,全力构建一流的企业发展服务新体系。
“开发区有一整套‘帮办制度’,企业从签约到开工,一路绿灯。”今年春节后开工的总投资晟斯创新药项目目前进展顺利,已经开始桩基施工。企业负责人王亚里对我区的服务团队赞不绝口。
既然“帮办制度”卓有成效,为何又要成立企业发展服务中心?区行政审批局副局长丁佐峰表示,在服务重大项目中,我区发现不同企业遇到的有些问题其实是共性的,但因服务团队不同,没有统一标准,导致各团队重复劳动。这不但浪费人力资源,也让问题的解决出现延滞,同时还影响对中小企业的服务。“因此,我们的企业发展服务中心整合全区涉企服务资源,融合经发、行政审批等多个职能部门精干力量,辅以公司化团队服务,全面推行标准化清单化规范化服务。”
此外,除了线下1400平方米的大厅外,中心还有“智能线上”平台。该中心新建“能达E企通”网上平台,作为涉企服务业务枢纽、信息枢纽,可实现“政策一键匹配、诉求一键直达、融资一键对接”等功能。
“企业发展服务中心的建成,标志着开发区营商环境建设又迈上一个新台阶。”企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一职,由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保德林兼任。作为一个集成、灵活、专业、全程、智能的新型服务平台,企业发展服务中心发挥多重功效。一方面,企业共性问题可以“一站式”得以解决,另一方面,解放出来的人力又可以为重大项目提供精准化个性化服务,着力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从而实现服务全覆盖,不留盲点。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平台并非简单的“行政审批部门”的“拼盘”,而是升格到区级层面,形成领导挂帅、专业服务、部门协同、街道联动的四级服务体系。从中更传递出一个讯号--从“引进来”到“护全程”,我区的项目招商工作已迭代到“护企安商保全程”的新时代。
“今后,我们将始终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通过主动服务来增进政商关系,深入企业、深入一线,面对面开展沟通,实打实解决问题,全力构建‘24小时不打烊、360度无死角’营商亲商工作体系。”保德林说。
“相信这会给广大客商带来更加全面、更加贴心、更加高效的服务体验。”区党工委书记张建华表示,未来我区将以企业发展服务中心为平台,全面整合服务资源,全力拓展服务内涵,努力为落户企业提供全方位、全流程、一站式的“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