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在那遥远的地方》,让青海在国内外很多人心中成了遥远而又神秘的地方。十八大以来,青海张开臂膀迎接世界各地的游客,多元的文化、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独特的人文景观和壮美的自然景观交相辉映,让世界各地游客流连忘返。如今,共建共融共享的生态旅游发展新模式正在青海构建,令人向往的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正在形成。
蓝天碧水扮靓大美青海
夏季的青海,凭借清凉气候和人文自然美景吸引着八方游客。
漫步青海湖畔,游客在湖边欣赏美景,或举起手机、相机记录着棕头鸥等水鸟嬉戏的和谐画面。在悠闲惬意中,青海的美景定格在游客的镜头里,也从游客的镜头中,传至国内外。
河南安阳的游客李晓,此次还特地带了无人机。随着无人机起飞,碧绿、湛蓝等不同颜色的湖水呈现在镜头中。
“从西宁一路向西,我们领略了雪山、草原、戈壁、盐湖等自然风光,每一处景观都是独特的,每一张照片也都是无滤镜大片。”李晓说。
近年来,我省积极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生态颜值不断提升,绿水青山日益成为大美青海的亮丽名片和优势骄傲。从青海湖、祁连山草原,到柴达木盆地、黄河源,全省各大景区都处在一片旅游热潮中。
舒展绿色画卷通四海
在青海,碧波浩瀚的青海湖、百亩花海的金色门源、巧夺天工的坎布拉、独特绚丽的盐湖……这些绝美的景色为游客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随着青海从景点旅游走向全域旅游模式,一条条精品旅游线路和生态旅游景区景点,让游客徜徉在青海绿色画卷之中。
青海生态旅游资源包括山地、森林、草原、湿地、荒漠及人文生态景观等,随着全省各地陆续推出多种生态旅游专项产品,生态文化旅游景区旅游人数逐年增长。我省生态文化旅游发展,注重以特色旅游景点为依托,结合当地生态旅游资源特点,通过线上线下互联互动,提升生态旅游、研学旅游、红色旅游、乡村旅游、低空旅游、自驾旅游等规模和水平,丰富生态旅游业态,打造生态旅游精品线路。
从湖光山色到城市楼宇,青海成为越来越多游客“诗与远方”的新选择。我省将构建共建共融共享的生态旅游发展新模式,努力把青海打造成令人向往的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让更多的国内外游客领略青海生态之美、人文之美。
数据看成就
“十三五”时期,青海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优势叠加,文化和旅游累计完成投资870.76亿元,累计接待游客1.9亿人次,旅游收入达到2100亿元,文化和旅游产业带动脱贫攻坚取得突破性进展。
2016年以来,我省实施乡村旅游扶贫项目243个,培育近50个乡村旅游示范村、12家省级乡村旅游创客基地,乡村旅游的发展让好风景带来“好钱景”。
青海文化和旅游产业的迅速发展也带动着群众增收,目前,全省直接或间接从事文化和旅游业人员达106万。其中刺绣行业从业人员30万,青绣已经成为我省刺绣手工艺人家门口致富增收的重要渠道之一。
青海已初步形成以国家公园为统领,以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和水利风景区等为载体的多类型生态旅游目的地体系。
2021年,青海进入旅游热门目的地前10名、旅游预订量同比涨超150%。今年1月至4月,全省旅游总人数达到672.7万人次,旅游收入为59.7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