甬江口岸、梓荫山麓,百十年来,镇海中学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时代传奇。镇海中学党委以“党建领航、红烛争辉”为主线,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将“红色浸润”融入学校高质量发展全程,先后获评全国文明单位、浙江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是展示浙江教育现代化事业的“重要窗口”。
红色教育塑造时代新人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启发激励我们,锚定人生方向,持之以恒为之付出,才能实现生命价值和意义。”开学第一课,镇海中学党委书记张咏梅发表了题为《热爱,是一种信仰》的国旗下讲话,在学生心中埋下奋发图强的种子。
“在这个略显浮躁的时代,希望你们在青春的心田里种下一颗‘崇高’的种子……”在镇海中学2021届高三毕业典礼上,“最后一课”的谆谆教诲回荡在体艺馆内。
近年来,镇海中学创新党史教育,强化思想政治引领,牢牢把握入学“第一堂课”、在校“每一堂课”、离校“最后一课”等“红色三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这样的价值教育,也贯穿于学校教学的每一课。学校把每学期第一周定为“红色文化”宣讲周,每月由党员教师站在红色长廊下宣讲红色故事,还邀请老革命、老红军、时代先锋人物进校开设专题讲座。校党委于1993年成立业余党校,已有3000余名学生从党校顺利毕业。
红色基因传承百年信仰
英烈伴读得天赐,传承百年续薪火。在镇海中学的校园内,一条近百米长的红色长廊,凝聚了10位爱国奉献、无私无畏的英雄浮雕形象,让参观者无不心潮澎湃,肃然起敬。“我们把学校里的红色基因集中在红廊里,把它作为一个党建基地。无论是前来参观的客人,还是本校的师生,都可以在红廊里感受红色文化。”镇海中学党委书记张咏梅表示。
1920年9月版《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保存者张人亚、“左联五烈士”之一的柔石、《永不消逝的电波》主人公原型张困斋烈士……一直以来,镇海中学的“红色引领”润物细无声。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镇海中学校园里散落着18处历史遗迹,其中有3处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镇海中学党委十分珍惜这份历史的馈赠,筹集专项资金全面修复和定期维护历史遗迹,并对师生进行爱国主义和人文历史教育,把红色基因根植在师生心中。如校园内刚刚修葺一新的“红色女特工”朱枫故居,每年7月,学校都会组织师生参加朱枫烈士纪念活动,瞻仰革命先烈,铭记革命历史。
红色根脉涵养师德新风
强教必先强师。在红色根脉的滋润下,学校培养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勇于拼搏、甘于奉献的教师队伍。在镇海中学,3个“金句”诠释着教师的奋斗精神——“学生在,老师在”“如果我的学生需请家教,就是我的责任未尽到”“要使学生不辛苦,就要老师更辛苦”。
自2000年11月镇海中学与黔西南州普安一中建立了对口帮扶关系后,20年间,一批批支教教师为贫困地区的教育教学注入新的源泉和力量。这些年来,越来越多的贵州学子走出大山,通过镇中这座桥梁迈入理想的高校。镇海中学支教教师群体入选2019浙江教育年度新闻人物。
镇海中学创造性地将支部建在教研组上,推行“设岗定责”“导师带徒”,党员教师争创“教育红岗”,由党员教师负责开课每年保持在200节以上。在镇海中学,超过90%的教师每周5个晚上在学校陪伴学生,生动展示了“选择一种职业,就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的师德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