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省农业团队科技特派员首席专家王汉荣研究员根据我县花生种植区的地理特点,考察了国内多家农用机械公司,最终从河南引进了一台农机。该农机实际使用过程中具备灵活小巧、操作便利等特点,能够适应新昌不规整山地的地貌和部分地区的沙瓤土性质。羽林街道东乡农场率先开展小京生机械化种植试验6月9日,王汉荣老师再次来到新昌察看小京生的机械化覆膜耕种试验效果。农场主黄叶东说今年农场种植的40亩小京生通过使用该农机,种植时间大大缩短,种植效率大幅提高,节省劳动力成本上万元。王老师根据花生栽培的要点,指出该农具目前还存在起垄深度不够,导致土层偏薄,后期存在施肥后烧苗等隐患,同时提出了农机的改良方式,并与相关专家进行了沟通对接,后期将开展适合我县土地特征的起垄、覆膜、播种一体的小型农机研发……
小京生花生是我县除大佛龙井外的另一张响亮的农产品名片,色泽金黄,外形小巧,再加上其香中带甜,油而不腻的独特口味,让它在清代就成为皇家贡品,并因此而得名小京生。花生作为豆科植物具有自我固氮的能力,因此对贫瘠土壤的适应能力较强,适合作为先锋作物在新开发的土地上栽培。近年来,我县建设了不少的高标准旱地,这些新开垦的土地由于土壤颗粒结构差,肥力贫瘠等原因,不适合种植喜肥作物,因此小京生成为了我县这些高标准农田先锋作物的不二之选。然而,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减少,人力种植成本的增加,如何提升小京生种植技术,实现机器换人降低劳动力成本,提高种植效率成了当前壮大小京生产业的首要难题。
科技局组建花生产业科技特派员团队已有十多年,王汉荣研究员十几年如一日致力于小京生种植技术的提升,从早期的原始栽培技术,到透明薄膜覆盖,再到现在的黑膜覆盖,通过施用蚕沙等有机肥和微量元素肥,大幅增加了小京生产量和品质。在科技特派员队伍的努力下,目前我县小京生鲜花生单季亩产已经能达到1800斤,每年能轻松种植两季,亩均收入超过3.6万元,经济效益大大增加。此次农机经过适当的改良,积累总结使用经验后,将在我县各乡镇新建设的标准农田中推广使用,助力小京生种植的规模化和机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