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网上国际投资促进平台 致力于中国投资促进事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开发区新闻 > 南京 > 文字新闻
首届中国力触觉技术与应用会议在南京经开区召开
发布时间:2021-06-10  来源: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发布开发区: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6月5日,作为2021南京创新周系列活动之一——“2021首届中国力触觉技术与应用会议”在南京经开区召开。这是机器人力触觉技术领域首次举办的全国性技术与产业论坛,论坛围绕“力触觉技术及应用”的最新研究成果展开,通过交流学习,促进相关技术领域的交叉融合,推动力触觉技术在国内的快速发展。

  本次大会由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江苏省人工智能学会机器人专委会、IEEE机器人与自动化学会南京分会、中国(南京)智谷建设推进办公室主办。

  南京市工信局副局长唐永实,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彤,南京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刘洪文,东南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生物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宋爱国出席活动。来自全国80多所高校院所、70余家行业企业的250余名专家和企业代表共同参会。

  宋爱国、本次大会倡导人,在致辞中表示,力触觉技术是当前机器人、人机交互和虚拟现实等领域的核心技术,包括力触觉传感技术、力触觉反馈技术、力触觉计算技术、力控制技术以及力触觉的生理与心理学研究等,已成为本世纪以来发达国家竞相发展的高技术。大会将致力于推广力触觉技术相关前沿科技应用的研究及成果转化,分享探讨力触觉技术最新进展以及在机器人遥操作、虚拟现实(VR)、人机交互、医疗手术机器人、康复机器人、虚拟训练等不同领域内的应用成果及产品,促进国内力触觉技术领域的科研与产业的结合。

  南京经开区成立于1992年,经过29年的发展,已成为我国东部长三角地区重要的国家级经开区,是南京市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和对外开放的重要阵地。近年来,经开区以打造“中国(南京)智谷”为抓手,大力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从创新人才、科技项目、峰会活动、新研机构、金融投资等方面全力构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生态,打造中国人工智能创新创业首选地。截至目前,园区累计引进李开复、陆奇、周志华、余凯等国内外顶尖人工智能专家、学者50多人,集聚高端研发人员4000多人。微软、地平线、旷视、创新工场、奇绩创坛等知名项目落户,覆盖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三大层级,涉及20多个专业领域。科沃斯、极智嘉、艺赛旗、合信智能、众仓科技等一批科技企业正在构建园区智能机器人产业集聚区。

  刘洪文表示,经开区现已成功引进由力触觉技术领域领军人才、东南大学宋爱国教授牵头组建的新型研发机构——南京先端机器人技术研究院。研究院将充分依托生物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江苏省远程测控技术重点实验室的稳定技术输出,开展机器人力触觉技术的研究及应用服务,力触觉技术的赋能将为园区机器人产业补链强链起到关键作用。

  张彤表示,人工智能时代给力触觉交互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人们看到了更多力触觉技术在制造业、医学、教育培训、虚拟现实乃至生活中方方面面的应用前景,也看到了力触觉技术赋能智能机器人的新方向。本次会议搭建了国内同行从技术到应用端的全方位交流平台,通过前沿信息的交流和碰撞,促成更多合作的机会,进一步提高国内力触觉领域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唐永实指出,近年来,南京市委市政府抢抓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制订了打造人工智能产业地标的行动计划,培育建设了以中国(南京)智谷为代表的一批人工智能产业特色园区、应用示范区,初步形成了“一带引领、两极支撑”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格局。目前,南京人工智能相关产品服务已涵盖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等各领域。全市累计集聚人工智能研发及应用企业300多家,预计到今年底,全市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将突破100亿元,增速接近30%。

  唐永实表示,建设中国(南京)智谷是南京市委市政府连续两年支持栖霞版块的一件大事。两年多来,智谷建设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产业质量进一步提高,产业生态进一步完善,产业人才进一步集聚,已经成为我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核心区。希望参加本次大会的嘉宾能够畅所欲言,深入剖析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未来图景,共同探讨人工智能发展的前沿趋势,为南京市的产业发展提供更多的真知灼见,携手共创南京人工智能发展的美好明天。

  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之江实验室等著名高校院所的18位专家围绕力触觉技术实现及其在先进制造、医疗复健、虚拟教学等领域的应用研究和产业实践作报告分享。

  上海昕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爱迪斯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南京木木西里科技有限公司等力触觉领域创新型企业在会议现场展示力触觉技术在医疗、康复、运动等方面的实际应用,现场演示企业的最新研发产品。

  南京经开区将以本次会议为契机,全面推进力触觉技术在智能机器人产业的广泛应用,助力其为人工智能产业链强筋健骨、补链强链。

上一条:黄背包志愿者协会成立八周年 推动垃圾分类深入人心
下一条:永乐店邀专家解读十八大精神
与我们联系
  • 联系电话:+86-0512-53660867
  • 传  真:+86-0512-53660867
  • 邮  箱:info@investchn.com
Copyright © 2015-2024 InvestC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投促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