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财政支持是跨越式发展的有力保障。今年以来,我区全面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优化支出结构,加强资源统筹,聚力深化财政改革,加快建立现代财税体制,积极创新“财政+金融”服务路径,主动防范和化解风险,持续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不断推动区域财政平稳运行。
加强财源建设、财政收入稳定增长,财源是一个地区的财政之基、发展之源。我区始终坚持把财源建设作为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突出招商引资扩财源、项目建设添财源、服务企业稳财源、培大育强增财源四项重点,大力挖潜增收,强化综合治税,不断促进财政收入平稳高效增长。为确保财政工作扎实有效推进,我区将综合治税工作和财税目标完成情况纳入重点考核范围,推动建立全力以赴抓落实的财税工作推进机制,以周保旬、以旬保月、以月保年,确保完成全年财税目标任务。1-4月,全区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达24.6%,较去年同期提升28.7%,创近三年来新高,其中税收收入增长32.7%。
优化财政支出、回应民生关注热点,民生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直以来,我区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公共财政优先方向,持续聚焦教育、就业、出行、医疗、居住等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广覆盖、兜底线、出实招,着力补齐民生短板,积极回应群众期盼,不断增强财政对民生支出的保障能力。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加大教育投入的系列方针政策,多渠道筹措资金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落实资金保障引进市直最优教育资源,全力支持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今年计划再投入10.18亿元,新建长江路学校、雁荡山幼儿园等5所中小学及幼儿园,改扩建步凤中学、盐城外国语学校等,实施新四项教育惠民工程,切实改善办学条件。全面落实产业工人普惠政策,累计安排职工技能提升、就业用工以及“六补一免”优惠扶持资金5700万元,受益职工达2.8万人;连续上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最低保障……今年,计划在社会保障、就业、卫生健康等公共服务投入16.73亿元。
全面深化改革、激发财政发展动力,近年来,我区聚焦财政中心工作,持续深化财政改革,积极构建现代财政制度,不断提高预算绩效管理和国有资产管理水平,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效益,激发财政发展动力。在绩效管理方面,按照“一年打基础,二年全覆盖,三年成体系”的工作要求,以制度建设、扎实基础、部门试点和全面推进为工作思路,推动绩效运行监控、绩效评价等各环节管理贯穿预算编制、执行全过程,稳步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不断提升部门单位“花钱问效,无效问责”的绩效理念和绩效业务实操能力。在国企改革方面,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国资改革的各项决策部署,在国资安全、资源整合、保值增值、完善机制等方面加大改革创新力度,资产资源节约利用显著提升,国资监管工作取得较好成效,国有资本功能持续放大,国有资本配置和运行效率显著提高,力争到2025年培育国有上市公司1-2家,“十四五” 末国有资本在主业领域聚集度达80%以上。
创新金融服务、助力经济持续向好,设立“苏科贷”“苏微贷”等各类财政风险补偿资金池,累计服务企业88户次,发放贷款42862.9万元;成立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公司并获得11家银行21.8亿元的授信规模;积极向上争取普惠金融、农业保险等政策性专项资金,金融服务向“三农”方向延伸”……多年来,我区高度重视金融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和引导作用,聚力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着力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在重大项目建设方面,强力推动“基金招投”和“投招基金”相结合,先后签约组建区创投、燕舞半导体等产业投资基金,总规模约70亿元,正积极推动中韩盐城产业基金二期落地,全力支持华人运通、韩国SKI动力电池项目、润阳光伏项目等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在中小企业扶持方面,全额出资设立区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公司,专注服务小微企业、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三农”主体,已累计服务企业14户,提供担保16笔,在保金额9900万元,帮助企业压降贷款利率平均达1.5%,受到被服务企业的一致好评。目前正围绕“服务企业100家,担保规模力争5亿元”的目标,精选合作银行,创建新型银担企合作模式,真正实现对全区中小微企业的精准滴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