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华洛世奇、3M、华为、阿甘锅盔、迷你特工队……近年,一些国内外知名商标及版权遭遇侵权。记者4月26日从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检察院了解到,所涉罪名涵盖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假冒注册商标罪、侵犯著作权罪等不同罪名和权利类型。
徐汇检察院立足检察职能,结合区位特点,主动担当作为。组建专业化办案团队,设立“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整合刑事、民事、行政检察职能于一体,专门办理涉知识产权类案件,锻造知识产权“新利器”。除持续打击本区域内侵犯传统商标类犯罪以及侵犯服务商标、软件著作权与商业秘密犯罪外,积极探索对民事、行政等生效判决的监督,向有需求的企业提出治理意见,形成打击新型犯罪和保障营商环境的双重效果。
同时,徐汇检察院积极优化行刑衔接制度,打造知识产权“新车道”。在全市范围内率先与区公安分局、区法院、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签署《关于加强徐汇区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的四方协议》,发挥检察机关枢纽作用,定期组织召开联席会议,派员提前介入侦查,形成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打击合力。案件办结后积极与权利人沟通,跟进权利人的后续法治需求,充分掌握知识产权领域的困惑和风险,打造从企业—行政—司法的知识产权保护路径,将四方协议所形成的合力向企业延伸。
此外,徐汇检察院不断延伸知识产权保护触角,打造企业发展“新摇篮”。针对商业秘密保护、服务商标保护等知识产权法律需求旺盛的领域,录制“漕河泾检察官工作室”小课堂,设立“汇合知产”微信专栏,提供法治服务。调研走访漕河泾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岸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枫林健康生命园区等相关园区,送法入园,有效帮助企业堵漏建制、防范风险。
下一步,徐汇检察院将继续加大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刑事打击力度,深化长三角区域知识产权司法协作,巩固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等在知识产权领域的合作,并围绕刑法修改及刑事、民事、行政“三合一”职能深入挖掘、培育典型案例。坚持对区内知识产权“大保护、快保护、严保护、同保护”,提升知识产权保护能力与水平,让企业和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与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