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静安区武定路上有一座十分吸引路人目光的白色外墙的老建筑。外墙上镶嵌着徽派建筑和欧式装饰结合的门头,上书“元利当”三个大字。这便是沪上仅存的规模最大、保存完好的当铺建筑,曾被誉为“海上第一当”元利当铺旧址,如今,这里已经改建为主题博物馆,接待着络绎不绝的参观者,讲述着上海的典当文化……
元利当铺旧址营建于1932年,是一幢具有徽派建筑特征和欧式装饰的三层砖木结构建筑,建筑南北二进,东西五开间,占地面积54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096平方米。
当初设计者将江南传统民居的空间组织、立面样式、建造工艺与西方引入上海的建造技术相结合,建筑总体格局有徽派建筑特征,门头使用了巴洛克花饰和罗马双柱,呈现了中西合璧的风格。建筑的高围墙、大铁门、“当”字屏风、彩色花阶地砖等,都是元利当铺的原本特色。当铺的外墙高达10余米,墙身厚为50厘米,为全封闭式。中间大门为中式石库门形式,门罩部分为巴洛克装饰。封闭式实墙面上方6米高处,东西各有两个圆形的玻璃窗,供透气之用。高大坚实的墙面起到了防盗、防火的作用。
设计之初,当铺一共为两层,一层为营业大厅和管理区,营业大厅内有高高的柜台,管理区内有经理室、客厅、金库和保险库,二层一部分存放货物,一部分作为职员宿舍使用。
和传统当铺相似的是,元利当铺在武定路沿街面呈现出的是封闭的、墙门式的形象,面向天井的立面采用了江南传统的落地长窗、槛窗、木质板壁、青石台基、石箍门和小青瓦屋面。除此之外,水刷石窗套、水磨石槛墙、水泥地面、彩色地砖、金库混凝土隔墙、三角木屋架等时兴的建造技术和材料也游刃有余地运用于当铺的设计中,体现出了建筑师对两种不同体系建造技术的融会贯通。尽管在后续考证中,当铺建成风貌与设计图纸略有所不同,但其传统院落布局和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依旧是当铺建筑最主要的建造特征。
跨过当铺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大天井,中间是一个刻着繁体“当”字的木质屏风,凸显行业特点。走过屏风,就来到了当铺的营业厅。这里再现了当年营业厅的场景:柜台有1.8米高,柜台之上是黑色栅栏,阻隔着内外。
站在栅栏背后的是朝奉(掌柜),当铺掌柜踩在40-60公分的踏板上接待顾客。据介绍,这样设置是为了形成“居高临下”的效果,方便压低价格。
在当铺大厅中央,风格时尚的彩色水泥地砖十分显眼,这是初建时期保留下来的,与建筑同龄,至今已有近90年历史。不少参观者提出,为什么地砖中有的颜色较暗,有的还残留了一些污渍?原因是这里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租户当做厨房使用,经历了烟熏火燎已经无法完全复原,也成为了历史留给当铺的一个印记。
当铺还有一个网红打卡点,就在一楼这个造型奇特的保险门背后,这里曾是当铺的金库,金库室内面积有15平方米,墙壁厚1米,主要用来存放贵重物品。金库的保险门厚度也有50厘米,需要两个人合力才能开启。
精心修缮,许多建筑亮点得以“重见天日”
当铺于上世纪40年代歇业后,逐步转为住宅使用。内部结构也因住户的需要进行了多种改造,有的甚至存在安全隐患。至启动修缮时,当铺已经空置了许久,年久失修、破损严重。
面对建筑中保留的历史原物、原住户的建筑加层、已经失去原有风貌的外立面等诸多复杂因素,当铺修缮设计以“不改变文物原状”的首要原则,采取“分级修缮、保护重点”的设计策略。建筑的外立面、天井、主要空间以及有特色的室内装饰、彩色地砖、木门窗等都是重点修缮内容,原则上采用原材料、原工艺进行修缮,由专家和设计单位现场确认小样,选择最合适的修缮措施。辅楼、部分内装等也结合建筑风格进行改造,与整体风貌协调。在此次修缮中,门头上的“元利当”石匾额背后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施工团队想要复原当时的外立面,但修复前当铺的门头只剩下大致的轮廓,“元利当”三个标志性的字体也已消失不见。就在工作人员试图寻找更多线索的时候,工人们冲洗外墙时收到了意外惊喜,在门头水泥下发现了这三个字的痕迹,同时,原有的外墙装饰、窗套、石库门头也一并“重见天日”。
此次旧址文物保护修缮工程不仅仅是通过技术手段保护文物建筑本体、恢复历史风貌,也是用实际行动传承着城市的历史文脉,使其焕发新生,在新的时代继续合理利用。在对元利当铺旧址进行修缮与展陈布置之后,它以元利当铺旧址博物馆的身份正式向市民免费开放。
博物馆展陈共分为“元利当铺营业厅场景复原”“元利当铺的故事”“典当行事与典当文化”等八个展厅,通过大量的文字、图片、影像资料及多媒体技术向参观者生动展示了元利当铺的历史发展脉络和上海典当文化。
元利当铺的前世今生
当铺作为传统的民间金融机构,是中国乃至世界最古老的金融行业之一。元利当铺,又称“元利當”、“元利大當”,当铺原在今泰兴路转角附近租房营业。1932年,由陆冠曾出资在现址设计兴建,其子陆抟霄创办,专门从事贵重物品的抵押,如不动产、珠宝、古董字画等,有时还借贷资金给小当铺。鼎盛时期,平均每天的业务量达百单,当时无论从占地规模还是从业务量,元利当铺都配得上“海上第一当”的称号。
1946年,当铺关门后,房产逐渐出租。1948年,租户自行将建筑加建至地上三层。2000年后居民陆续迁出,2019年8月完成保护性修缮及陈列布展工程,经历了结构加固、风貌恢复、功能适应性改造的元利当铺,不仅恢复了当时“海上第一当”的历史风貌,也实现了身份的历史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