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作出了全面安排,明确了目标要求和实践路径。这是对“十四五”和未来更长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战略、路径作出的重大调整完善,对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对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单独成篇分章论述和部署,提出导向性的指引。金山区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着力点在哪里呢?笔者认为,金山区要针对经济领域中存在的产业链供应链的断点、盲点、风险点和堵塞点等循环不通畅的问题,找准结合点、激发兴奋点、开发增长点、抢占空隙点,主动融入和服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在破除地方保护主义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行政力量的引导作用,消除市场主体因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效率损失,促进区域内有效供给和有效需求实现低成本、高效率对接,畅通金山区域内“微循环”。
疏通企业产供销循环的堵点。金山区是上海市农业大区和制造业基地,受国内外大环境和疫情影响,工农业产品生产、流通和消费出现淤滞,企业拓展市场遇到阻力。政府应在背后“推一把”,帮助打通产供销的循环,引导企业实现抱团发展。应组织专门力量,对全区农业和制造业链主型企业和具有“撒手锏”产品的企业,进行全面全面摸底,逐一细分产业链骨干企业、重点配套企业、产业链短板和服务平台,并开展多种形式的“面对面”、“点对点”对接活动,在金山和周边区域内帮助企业找到产业链、供应链的上下游配套协作伙伴。
协力解决经营主体“卖难”的典型个案问题。作为农业主产区,金山区的大米、蔬菜、水果、蘑菇等产量大、品种多、质量优,但受农产品成熟周期短、地理销售半径短的限制,金山农产品存在集中上市后的“卖难”问题。除了组织购物节活动掀起农产品销售高潮、助力农民增收外,更应协调打通生产和消费的堵点,在种类、品质、价格、供应量和供应节奏等大体相当的条件下,优先将金山地产优质农产品推向机关、学校、医院和超市等需要供给大量农产品的领域,让“金山味道”成为这些领域消费者最美的味道。
拆除行政区划藩篱,立足大上海,面向长三角,坚持服从和服务国家和上海战略,紧密结合本区实际,把握湾区普遍规律,全面打响“上海湾区”城市品牌,在推动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中展现金山新作为,助推长三角区域“小循环”。
共同创建“上海湾区”企业互联共享平台。金山区工商联2020年与浙江平湖、嘉善工商联共建企业互联共享平台。这个平台以促进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为目标,以“互联共享、配置资源、合力发展”为宗旨,设置资源供应库、资源需求库、法律服务、银行融资等模块,将供给侧与需求侧信息在平台进行共享,为供求双方及时提供全方位、广领域的信息共享服务。在构建新发展格局进程中,金山区应将平台上升到区级乃至跨区域层面,升级为“上海湾区企业互联共享平台”,将覆盖面从平湖、嘉善扩展到嘉兴全域,将服务对象从工商联会员企业扩展到全部的民企、外企、台企和国企,建立大数据系统,实现“一屏观天下”、“一网通办”。
共同打造科创优势产业区。目前,长三角已经形成了一批国际竞争力较强的创新共同体和产业集群。下阶段,科技和产业创新将是长三角一体化的主战场。金山区正在努力打造上海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应以加快市级特色园区碳谷绿湾产业园、湾区生物医药港、华东无人机基地等市级特色产业园区及区级特色园区“3+6”为载体,集中打造具有国内国际影响力的生命健康、人工智能、环保科技等科创优势产业区。以阿里巴巴上海枫泾镇飞天园区为载体,抢跑数字经济“新赛道”,发挥数字经济优势,推动数字经济赋能新产业新经济发展。加强南枫线、沪乍杭铁路等“十四五”时期上海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打造科创优势产业区开启人流物流的“快车道”。
找准金山作为上海“南北转型”重要一极的定位,在生产、流通领域,处理好产业存量和增量调整、对外贸易和对内贸易转换、传统商务和电子商务互动等经济关系,多举措、多元化做好转型文章,进入国内“大循环”。
加大头部企业招商力度。头部企业具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功能,能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是拉动经济循环的“火车头”。通过头部企业带动培育产业生态,是现代经济特别是新经济发展的一个典型特征。金山区应立足农产品加工、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智能装备、新材料等产业,着眼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抓紧头部企业招商。尤其是要发挥“上海湾区”城市品牌的引领作用,聚焦上海湾区核心区,加强生命健康产业研发和生产的载体建设,使创新要素、产业项目加速聚集,为头部企业发展带来机遇,使头部企业不招自来。
支持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受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及疫情的冲击,全球原有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平衡被打破,全球化分工格局重新调整,金山区汽车零部件、生物农药、旅行箱包等产品出口严重受阻,被迫寻求内销市场。应积极利用多种渠道方式,促进适合国内市场的出口产品转内销,在区级权限内改革出口转内销企业相关审批制度,支持出口转内销企业参加线上线下各类内销展会,推动外贸企业产品进入国内市场“寻常百姓家”。加强供应链金融服务,鼓励金融机构对出口产品通过款式改良、功能创新转内销提供金融支持,支持保险公司为外贸转内销企业提供多元化的保险服务。
提高电商企业的循环功能。电子商务的出现,引起了生产、流通和消费各领域的连锁变化,拉近了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使实体商场的作用变得越来越小。正因为区位因素作用的削减,近年来金山电商迅速扩张,构建了金山与全国市场的“高速公路”,但与此同时,消费者投诉量也呈上升势头,影响了金山与全国市场的顺畅循环。金山区应扩大开展“电子商务放心消费示范平台”建设,加强指导企业建立和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督促企业积极落实先行赔付制度;同时,推动金山农产品标准化、绿色化,探索新型的集约化、规模化的农产品上行路径。从而不断提升网络交易消费环境安全度、经营者诚信度、消费者满意度,把金山区的优质农副产品和生活消费品卖向全国。
消除“双循环”就是“内卷化”的认识误区,打破远郊城区在国际市场波动下难有作为的自我设限,认清国家扩大高质量对外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大势,充分利用国家和上海现有开放平台和渠道,发挥金山区的农业基础优势,融入国际“外循环”。
顺势而为推动外循环。上海作为促进中国经济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和国际国内经济“双循环”的战略链接,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可以发挥其他地方不具备条件的特殊作用。而2020年11月15日东盟十国及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15个国家正式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标志着全球规模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正式达成。金山区应运用临港新片区的平台,组织企业拓展疫情期间对外贸易线上渠道,推进线上“一国一展”、“一业一展”,帮助金山外贸企业争订单、保市场。可组织专项活动,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组织特定国家(地区)或特定行业境外采购商与国内供应商一道,开展“一对一”供采对接的线上对接会。
推动金山农业“走出去”。当前,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农业合作不断深化,土地密集型农产品贸易潜力巨大,农产品贸易互补性强,农业技术交流合作与农业投资前景广阔。金山区应以全球眼光审视机遇,以有力举措抓住机遇,聚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支持上海银龙蔬菜公司等农业企业,积极“走出去”开展跨国经营,建立境外生产基地和加工仓储物流设施,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