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经济是区域经济的龙头。“十四五”期间,海门工业经济如何发展?4月1日,记者从区发改委获悉,我区将实施大企业(集团)“领航”、规模企业“引航”、中小企业“护航”三大计划,推动工业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目标到“十四五”期末,全区工业应税销售总量比“十三五”期末实现翻番,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应税销售突破2000亿元。
海门工业经济基础较好,经过多年发展积累,尤其是在近几年的大项目突破中,工业经济更是持续高质量发展,应税销售连续4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去年全区应税销售10亿元以上企业达1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超700家。“虽然海门工业经济发展质态较好,但也存在短板和不足,比如大企业偏少、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偏少。”区发改委主任俞军说。为了补短板、强弱项,今年以来,区委、区政府准确把握多重叠加的历史性发展机遇,从“三个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出发,对“十四五”期间的海门工业经济发展进行了系统谋划,紧扣“产业、企业、企业家”三大要素,大力度实施工业企业发展“三大计划”,构建企业梯次发展新格局,加快工业经济产业转型和动能转化,促进全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据介绍,工业大企业(集团)“领航”计划的目标是,到“十四五”末,“1532”工业大企业(集团)应税销售力争突破千亿元,占全区工业应税销售比重超40%;力争培育30家应税销售超20亿元的工业大企业(集团),百亿元企业5家,其中500亿元1家;50~100亿元企业5家;30~50亿元企业10家;20~30亿元10家,形成百亿级企业领航、50亿级企业带动、20亿级企业支撑,梯次递进、结构合理的工业大企业(集团)体系。
规模企业“引航”计划培育目标是,到2025年形成一批专注主业、重视研发创新、示范作用大、核心竞争力强的细分行业标杆企业。力争到“十四五”末,规模工业企业应税销售突破2000亿元,占全区工业应税销售比重超70%,有力支撑全区工业经济发展。通过五年时间培育,全区新增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50家,其中南通市级100家、省级50家;争创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或专精特新产品)不少于10家,其中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或产品)不少于3家。
中小企业“护航”计划目标是,力争“十四五”期间,每年遴选“个转企”培育企业不少于300家、“小升规”培育企业不少于400家,作为重点扶持培育对象。力争到“十四五”末,净增规上工业企业750家、规上服务业企业600家,限上批零住餐企业600家,全区规模企业总量较“十三五”末实现翻番。
“三大计划”的实施是个系统工程,海门已形成了产业导向、项目聚焦、政策集成、服务保障的闭环工作系统。“根据不同层级的企业,我们培育出台了相应的激励政策和个性化服务举措。”区发改委总工程师周杰介绍。全区建立了大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和进规企业数据库,实现动态管理;建立了入库企业“直通车”服务机制,以高质量服务企业“十个一”为抓手,由区领导挂钩联系培育企业,实现“政企”沟通零距离。同时拿出“真金白银”奖励企业,如对首次入围江苏省营业收入超百亿元工业企业(集团)的企业,一次性最高奖励1000万元;对获评国家、省、南通市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或专精特新产品)的,分别一次性给予100万元、50万元和10万元奖励;对获评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或产品)的,一次性给予100万元奖励;对“小升规”企业,当年应税销售达到规模(限额)标准的,在第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四季度月度入规库的,分别奖励10万元、6万元、5万元和4万元;年底入库的奖励3万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