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如何?发展机械化的本质是什么?机械化又与品牌建设什么关系?
一 机械化发展局势良好
2020年是农机化发展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双循环大格局下,内需坚挺拉动了农业及相关产业持续提升,农业机械化继续获得良好的发展空间。
转型升级速度加快。
建成453个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加快推进,三大主粮基本实现了机械化,畜牧养殖和水产养殖机械化率分别达到34%和30%,农业机械化正在从耕种收环节向植保、秸秆处理、烘干等全程延伸拓展。
农机装备智能化步伐明显加快,5G、AI、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在农业生产上的广泛应用,为农机制造带来了新的机遇。据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春江预测,目前中国的农业数字经济规模已经达到5778亿元,预计到2025年能够达到1.26万亿元。
产业格局加快重塑。
2020年,农机装备产销逆势回升,产业格局出现新变化,企业集中度提高,不合时宜和浑水摸鱼的企业遭到市场过滤和淘汰。优质企业销售形势看好,普遍盈利,行业利润总体增长。另外,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政策实施力度加大,推动老旧农机的更新换代,传统农机更新进入高峰期,同时激发了二手农机市场交易活跃度。
政策红利不断释放。
2020年,党中央国务院各项政策措施加快落实落地,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进度加快,截至11月30日,全国使用中央财政资金239亿元,超年度资金40%,支持231万农户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购置270万台(套)农机具。探索开展农机购置贷款贴息,投入375万元中央财政资金,撬动1.1亿元社会贷款,解决1750台机具的筹资压力。全面开展农业机械报废更新补贴,将报废机具种类由拖拉机、联合收割机2种增至7种,实现法定涉及人身财产安全的机具全覆盖。
2020年,围绕粮食安全,推进农机化的政策和规划陆续出台。6月23日,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加快推进设施种植机械化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设施布局标准化、设施建造宜机化、生产作业机械化、设施装备智能化和生产服务社会化。到2025年,以塑料大棚、日光温室和连栋温室为主的种植设施总面积稳定在200万公顷以上,设施蔬菜、花卉、果树、中药材的主要品种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装备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设施种植机械化水平总体达到50%以上。这是国家层面首次对推进设施种植机械化作出系统部署,是推进农业机械化向全程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行动。
2月25日,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2021年农业农村重点工作部署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提升物质技术装备水平,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意见单辟一段提出,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
二 机械化的本质是什么
目前,中国已经建立了全球规模最大、覆盖最广的农机制造业体系,但高端装备产业国产化、自主化水平较低依然是制约发展的关键因素。在全球农机市场,我国农机装备产业如何实现从“跟跑”到“并跑”继而成为“领跑”,将是“十四五”期间的重大考验。
同时,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是,机械化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要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现代化离不开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化则是为了推进农业标准化。标准化水平已成为世界各国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要素。农业农村部农业品牌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元一智库农研中心主任、农参总编辑铁丁老师认为,一个企业,一个组织,一个行业,直到一个国家,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高度重视标准化,必须占领标准化领域的制高点,必须深刻认识标准化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通过机械化生产这个有效途径,农业标准化进程得以加快。《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农业发展方式仍然粗放、农产品供给还不完全适应消费升级需求,需要加强引导、加大投入,提高农业供给的适应性,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从2021年开始,启动实施农业生产“三品一标”(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提升行动。
我们注意到,标准化生产成为新“三品一标”的重要内容,可以说,标准化生产是新三品一标的重要抓手,而品牌建设是实现新三品一标的有效路径,标准化的最终目的是推动品牌建设,提升农业竞争力。
如何打造有生命力的品牌?元一智库农研中心主任铁丁老师认为,农业小而散的现状是需要转型升级的,除了意识层面,要加快实施机械化,由此实现规模化、标准化,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在更高层面上推进农业的高质量发展。
但目前意识到机械化生产与品牌之间强联系的企业还是比较少的。其实这涉及到一个商业本质的问题,也是人性的问题,就是大家追求的永远是又好又便宜。
对很多企业来讲,提起做品牌,一开口就是“我做的是高品质,我要定位高端”。因为大家普遍认为高端客户具有更强的购买力,认为高端客户是优质客户,定位高端就可以提升价格,从而获得可观的利润。
元一智库农研中心主任铁丁老师认为,高端定位与消费者收入无关,任何消费者都有可能在某类产品上选择高端品牌,比如,月收入一两千的年轻人群,一样会辛苦攒钱购买一部苹果手机,平时省吃俭用的老年人也会为了健康去购买价格高昂的保健品,这些都不是由收入决定的。
虽然消费升级是大势所趋,但是消费升级不等于高价格,铁丁老师表示,消费升级追求的是品质和价格的双提升,消费者能够接受的是与价值匹配的价格,与单纯的高价是两个概念。而且从国家大力扶持农业的本意上说,目的不是推高农产品的价格,而是要提升品质,同时,价格也要合理。
所以,消费能力和消费行为是两码事,还必须考虑消费意愿。因此,企业应充分重视“提升品质”和“降低成本”两方面。元一智库农研中心主任铁丁老师认为,品牌农业必须要有成本意识,把成本(价格)管理当作重要的课题来做,包括种植养殖成本、仓储物流成本、管理运营成本、人力资源成本等。从传统生产走向机械化生产,从粗放经营走向精细化管理,这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
三 机械化能给品牌建设带来什么
农业机械化,让品牌基础更扎实。
机械化与品牌建设是双向促进作用。
品牌引导着产业结构升级的方向。加快实施品牌强农战略,有助于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强化农业品牌引领,能够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三大体系,推动产业链、价值链升级,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铁丁老师表示,品牌化在一定程度上倒逼生产环节加快机械化进程。
机械化的本质是什么?替代简单劳动;智能化的本质是什么?替代复杂劳动。这两者的本质合起来,就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而这正是品牌建设最终要达到的状态。
以水果产业为例,在生产端,比如说采水果,从树上去采摘,再放到筐里,这个动作就是简单劳动。机械化的作用体现在哪里?不要去搭梯子了,高的矮的果子,机械手全都能采得着。但是采哪一个,采下来的水果好不好,就是复杂劳动,需要判断它的颜色,糖度够不够,成熟度够不够,这就需要智能化去判断解决。
机械化+智能化,兼顾了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长远来看为品牌化打基础。当然,这适用于大而全的农业品牌,小而优则是另外的发展路径,同样值得探讨。
农业机械化,让农民更体面,让品牌更有可信度。
以前提及农业,第一印象就是面向黄土背朝天,落后的生产方式和生产环境,让很多消费者对于这片土地上生产出来的产品持一种怀疑态度,让其为高价位品牌买单也是难上加难。
但是现在,很多地方的农民已经成了令人向往的新职业。从播种到收获,各种大型机械、智能机械都能很大程度上减少劳力输出。而且通过机械化,种植管理更加规范,在水、肥、药的使用上更加合理,从而极大地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对于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因为消费者愿意去相信,在这样的环境下输出的产品是值得信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