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三星堆遗址重要考古发现和成果公布。一时间,三星堆“上新”的消息在网上沸腾了。不但官媒竞相报道,各类自媒体更是热情高涨。三星堆因其神秘感而自带流量,一直受到关注。此次成为热搜,固然与当下媒体传播环境的新变革有关,更深层次的原因却是这些年来社会公众对中华古文明兴趣的提升。这一点,从相关报道大多指向三星堆出土器物与文明源流之关系,便可见一斑。显然,这是一种文化心态的深刻改变,也是文化自信的自然流露。
微信、抖音等网络平台是当下文化话题的集散地,也是孕育文化心态新变化的重要场所。三星堆考古发现的传播热度,即是大众对信息筛选的结果。那些在造型上更有视觉冲击力,能引发人们丰富联想的出土器物,比如纵目人青铜面具、青铜神树等,更容易获得网友的青睐,从而更多地被曝光。而所谓“外星文明”“千古不解之谜”等说法,也因符合网络世界的“流量法则”而冲在了舆论的前沿。当然,还有人把一些出土器物与盗墓小说中的描写相比附,给三星堆蒙上了惊悚、玄幻的色彩;有网友甚至列出了三星堆十大灵异图片,搞神神鬼鬼的把戏,哗众取宠,混淆视听,这显然是不可取的。
三星堆的发掘与研究是考古事业。而考古属于科学研究的范畴。毋庸置疑,作为广义的科研事业内容之一的科学普及,确实需要依托舆论热度,尤其是在当下的媒体环境中,话题式、碎片式传播十分重要。从这个意义上说,网上播放量、点击率在几万乃至几十万的三星堆公众号文章或短视频,其传播价值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对于科学传播与普及而言,真实、客观、准确是首要的。流量不等于正能量,热度也不能代替真实度。如果三星堆的传播变成了一场单纯玩梗的狂欢,就会走入过度娱乐化的死胡同。
当然,科学需要想象力,考古更是如此。古人留下的信息总是支离破碎,出土的文物也不会说话。我们需要想象力来弥合认知缝隙,获得一幅完整的图景,需要想象力神游时空与古人对话,也需要以想象力驱动求知欲,读懂先民留给我们的文明“密码”,从已知向未知不断进发。然而,想象力可以没有边界,却必须有其根基。一切真正的瑰丽想象都是科学精神伸向天空的臂膀,绝不是故弄玄虚或装神弄鬼的乖张。
在我国丰富的考古项目中,三星堆以其独特性,对想象力构成了强烈的激发。这也正是它的魅力所在。因此,对于三星堆的传播和评说,一方面应该坚持科学精神,有一说一,实事求是,防止“歪楼”;另一方面,则应调动历史、文博、艺术等多方面专业力量,沿着科学、历史、美学和文明的逻辑,对其加以合情合理的解释或阐发,增进公众对它的了解和认识。只有这样,这波因三星堆而起的热度,才能变成公众探索科学、走近历史、增强自信的持久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