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与高校联动将创造出怎样的奇迹?走出象牙塔的创新创业将谱写怎样的篇章?3月22日,高新区召开专题会议,要求相关部门学习借鉴上海杨浦区“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建设经验,提前谋划,科学定位,建设好“环南大知识经济圈”。高新区党工委书记、虎丘区委书记方文浜,区领导索文斌、陈明、陶冠红、施国华,区科创局、南大办、资规局、创业中心等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
“环同济知识经济圈”以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为核心,面积2.6平方公里。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围绕同济大学建筑和设计类专业,大学周边的老厂房渐渐变身为创新产业园区和设计类企业的孵化地,年产值每年递增,2020年已逾500亿元。南京大学苏州校区是南京大学四大校区之一,校园规划面积1190亩,在建设上将坚持与其他校区“同等标准、错位发展,创新机制、国际一流”的理念,并对接苏州产业的现状和规划,对标世界顶尖大学,建设一批与南大南京校区错位发展的国际一流应用型学科。
前期,围绕建设“环南大知识经济圈”,高新区做了三方面工作:
积极争取上海张江和同济大学资源导入方面,对接上海浦东新区金融局,2月份长三角资本市场服务基地苏州分中心已正式获批落户高新区,其他合作事宜也在同步展开;多次与同济大学科技园、杨浦园区对接,计划在高新区设立分园;对接上海市服务联合会,目前,联合会已推荐部分项目至高新区。
积极谋划推进“太湖科创谷”建设方面,形成“太湖科创谷”建设规划草案,以“科创+研发+转化”为特色,加快南京大学苏州校区等高校院所资源导入,构建人才、学科、技术、产业互动互进、相融相长的创新生态;“太湖科创谷”一期(苏州创业园四期)已确定位于普陀山路以南、武夷山路以西,南大苏州校区东北方向处,占地约68.64亩,争取年内开工。
积极对接南大项目资源方面,认真梳理市、区科技政策,推进区内相关院所、重点企业参与并深度融入南大苏州校区智能光量子平台、微结构与极限制造平台、超导量子信息材料平台、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智算平台、生物医药研发平台和传感与成像技术平台6大创新平台建设;洽谈推动南京大学苏州智能视觉芯片产业研究院、南京大学苏州医疗器械研究院等科技项目落地;南京大学全球校友苏州创新创业中心设立前期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将吸引和集聚更多南京大学全球校友创新创业资源。
方文浜指出,下一步,苏州高新区要进一步强化“环南大知识经济圈”建设路径研究,全面对标“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建设经验,明确“环南大知识经济圈”载体规划定位,加强载体之间的协同发展,结合南大苏州校区和太湖科学城建设,打造太湖流域科学技术重要发源地和新兴产业策源地,为高新区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他要求,相关部门要全方位、全部门对接南大,全面引进南大包括人才、科研、项目、党建在内的各种高端创新资源,深化与现有院所平台、龙头企业资源整合;要围绕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数字经济、集成电路、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加快龙头、旗舰项目招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