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清四色垃圾桶,垃圾分类要清楚,蓝色大桶可回收,变废为宝好颜色,绿色大桶装剩菜,变成肥料来灌溉,红桶垃圾最有害,电池灯管就是它……”近日中午时分,在南浔区千金小学,班级垃圾分类劝导员小陈一边检查班级垃圾的分类情况,把分类错误的投放进正确的垃圾桶,一边向同学宣传垃圾分类知识。
该校各教学组打造垃圾分类特色课本课程,将语、数、英等常规课程与环保理念有机结合,在校内有组织地学习垃圾分类知识点,并通过组织主题班会、知识竞赛等活动,让垃圾分类更精准更全面。
和千金小学一样,南浔区各级各类学校成立了垃圾分类专管员队伍,探索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教育与德育教育有机融合新模式,鼓励学生开展垃圾分类课题研究、实践调查、宣传倡议、环保监督等实践活动。
这是南浔区创新校园垃圾桶“减负”,践行环保减排打造“水晶晶南浔”的一个缩影。去年以来,该区发布了全省首套区县小学段《垃圾分类》教育丛书,并以此为载体,编制了《水晶晶南浔垃圾分类》教材。同时,将丛书教学落实在地方课程、劳动课程中,让学生掌握垃圾分类的知识和方法,引导学生从身边做起,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
目前,垃圾分类已在该区很多学校成为新风尚,各中小学校通过自创趣味游戏、开设特色课程等多种形式,把垃圾分类知识融合进去,让垃圾分类知识入心入脑。
“哇!原来菜皮、剩饭这些易腐垃圾,居然能变成有机种植的堆肥”“有了有机肥的营养,青菜长势特别好”……这些奇妙的事情,每天都在南浔区和孚镇重兆小学里发生。该校在倡导垃圾分类的基础上,开展“变废为宝”的趣味课程,开辟生态农场作为垃圾分类课程户外拓展基地,组织了生态科技节之自制喂鸟器等课堂。
“我们希望通过多样的形式,用孩子乐于接受、易于接受的方式让垃圾分类深入孩子的内心,让垃圾分类观念在孩子的心中开出新芽。”该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眼下,类似的垃圾分类特色课程,正在各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开展。全区小学段的2.7万余名学生上好生态文明每一课,践行垃圾分类,助力环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