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泰州市姜堰区以一个平台、一张网络、一个端口、一套机制为支撑,率先在全省建立社会救助主动发现监测预警机制,变“坐等救助”为“主动发现”。这一社会救助领域深化改革的“姜堰样本”,近日入选2020年度江苏省社会救助领域最佳实践案例。
姜堰区民政局长俞扬祖说,主动发现监测预警机制的建立,实现了由“群众找我办”到“我为群众主动办”的根本转变。确保在“第一时间”实现精准救助。2020年10月社会救助主动发现监测预警机制建立以来,已主动救助各类困难群众334人次;及时救助大重病患者373人次、重残补贴对象274人次,及时核减因超龄、收入变化、死亡等导致不符合救助条件的103例,核减死亡保障对象262例。
姜堰区社会救助综合平台,集成民政、教育、司法、医保、消防等22个部门40多项比对和预警数据,设立救助信息和比对信息“两个数据库”。平台采取个性化预警和系统自动预警“两种模式”,动态监测救助对象医疗、残疾、受灾、车祸、年龄、死亡、服刑、诚信记录等20多项信息,科学设定预警线,触发预警的,第一时间派发入户核查指令。
依托镇街网格员和民政协理员队伍,将社会救助监测纳入网格化管理,全区22个部门、14个镇街、264个村居和承接服务的8家社会组织全部配发了平台用户名和密码,建立区、镇、村社会救助主动发现三级网络。网格员入户走访情况系统全程留痕,对5类困难群体家庭收入、财产等变动情况和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事故、罹患重病等急难情况,必须及时掌握,并在第一时间通过手机端“主动发现”模块上报。
在“江苏政务”APP、“江苏姜堰”微信公众号设立求助端口,打造救助申请“网上直通车”。申请救助对象只需上传身份证和授权书,求助人家庭成员基本信息、病残信息、帮扶信息、历史救助信息、家庭经济状况等,系统自动抓取,并实施智能研判,精准筛选救助事项,指挥中心及时派单,实现“一网通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