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年,特斯拉在电动车领域几乎一枝独秀,销量和股价也如“火箭”般蹿升。而随着传统车企体系力优势逐步显现,让特斯拉感受越来越大的压力。在北美,福特纯电动SUV——野马Mach-E表现优异,影响到特斯拉在2月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下降;而在欧洲,去年9月份上市的大众MEB纯电动平台首款车型——ID.3,凭借着更高性价比,在第四季度全面超过特斯拉Model 3。
电动车型各项数据也证明,作为“百年老店”的传统车企,在电动化道路上虽然“大象转身”速度偏慢,但是积淀深厚技术方面仍有优势,同时也更为稳妥。近期瑞士联合银行在拆解大众ID.3后 也认为,MEB 平台跟 特斯拉相比具有成本竞争力,在效率、可扩展性和电池能量密度方面均达到了最佳性能,未来大众 ID.3 将成为特斯拉的最强有力对手。
作为MEB平台引进国内首款车型,ID.4两个版本分别由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国产。大众新电动平台车型在国内市场前景,还有待观察,但是从很多细节能发现大众和特斯拉在造车理念还是有很多不同。特别是目前很多电动车反映,电动车续航里程缩水比较严重的问题,在大众ID.4上能感到大众更注重系统性思维。不仅在电池和电控系统下功夫,还在细节处进行多项创新方式,逐步累积不断提升续航里程,并继续保持车辆可靠性和低维护成本。
二氧化碳热泵“好处多”
多数车主都反映,电动车在低温的冬季,续航里程下降的更为明显。特别是开空调后,有时仪表显示续航里程更是会快速下降几十公里。除了电池受低温影响外,还在于电动车的空调系统中暖风,需要一套专门加热器来实现,因此耗费更多电力。逐渐在电动车上广泛应用的热泵系统,则即可制冷也可以制热。特别在制热时能换转换效率更高,因此降低对电池电力消耗,而节约的电能可用于驱动车辆行驶更远,减少冬季工况对续航里程的不利影响。
引发大家对热泵技术关注,还是特斯拉的“明星效应”。特斯拉CEO马斯克曾专门在网上大赞这项技术,但实际上国内外有不少车企生产电动车型,都采用热泵系统对车内空间以及车载电池,根据需要制冷或者制热,虽然都是热泵系统,但是ID.4上搭载的二氧化碳热泵系统,明显更具优势,也更符合消费者日常使用场景。
ID.4是国内第一款使用二氧化碳热泵的电动汽车,相比于传统的制冷剂,二氧化碳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更低,因此在寒冷天气下制热效率更高。测试表明在-7摄氏度时,CO2热泵能提升28%的续航里程。此外以CO2作为制冷剂最为环保,同时完全无毒,且后续使用无需回收。目前国产ID.4将二氧化碳热泵系统作为选装配置。
就在几天前,特斯拉在海外又被曝出,因热泵空调故障,“悄悄”召回2020款和2021款Model 3和Model Y。而车辆可靠性和故障率,已经被越来越多特斯拉车主所诟病。相比而言大众在应用新技术时,明显更为稳妥和成熟。比如在ID.4上不仅有二氧化碳热泵系统,也没有取消加热器,二者相互配合不仅提供“双保险”,也大幅提升加热效率。此外大众热泵系统通过多达8个电磁阀不同的组合工作方式,实现4种制冷模式和3种加热模式场景的切换,全面满足用户不同场景需求。
可见大众电动车型热泵系统无论从环保、效率还是可靠性等方面,都更胜一筹。这也是大众电动车型虽然市场推进稍缓,但是消费者认可度高的原因之一。
后轮鼓式制动“不低档”
在中国市场发展这么多年,大众能够保持新车市场占有率大幅领先优势,不仅依靠着品牌力、产品力和销售网络,还有不断引进前瞻性技术,引领国内车市技术新潮流。在大众寄予厚望的ID.4上,也同样如此,比如前文提到的二氧化碳热泵。但是有一项新技术的应用,却导致消费者对于新车强烈吐槽,甚至口诛笔伐。
大众ID.4后轮采用鼓式制动的做法,让很多人感到吃惊和难以理解。毕竟鼓式制动在国内消费者印象中是低档的体现,目前在国内仅有为数不多几款小型车上装载,而使用鼓式制动一般仅有一个目的——降成本。大众在二十多万车型,同时也是电动化战略级车型上,使用鼓式制动,显然以“降成本”为目的,肯定说不过去。
根据了解,大众在国内外生产的ID系列车型,后轮均采用鼓式制动,而大众也将其视为ID车型一项重要创新。虽然都成为鼓式制动,但是应用在国产ID.4上的技术,与90年代捷达等相比差别非常明显,而从成本上来看,相比套用现成的盘式制动器,这套为大众ID系列全新研发大尺寸后车轮鼓式制动器,并带有电子驻车制动器的驻车电机,在成本上可能还要更高。
前轮依然采用盘式制动,后轮采用鼓式制动,大众确定这样方案,也是出于多方面考虑。一是鼓式制动器采用半密封的封装形式,耐腐蚀性能优异;二是鼓式刹车摩擦片的寿命约为15万公里或更长,甚至可以终生免维护,因此更换成本更低,有效降低客户的用车和维护成本。此外鼓式制动能够将剩余制动力矩降低到0Nm,减小制动过程中能量损耗,这意味减少对续航里程的不利影响。
无论是二氧化碳热泵系统,还是后轮鼓式制动,都是大众在电动车型上所做的尝试,而在国产ID.4上所体现出的创新还有很多。对于大众这样年销千万辆的超级车企,实际上更清楚一项新技术所带来的价值,以及推广所需要的审慎。
ID.3在欧洲良好销量,验证当地消费者对于大众在电动车上,应用一系列技术革新的认可,这对于大众是很大的鼓舞。而接下来ID车型在中国和北美两大重要市场表现,将成为大众电动化转型成功与否,以及能否继续扞卫行业龙头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