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竞争力,代表着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的综合实力。
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指出,一个产业只有在关键技术控制力、产业集群带动力、产业链条整合力、信息化引领力和标准主导力等方面高人一筹,才能够引领垂直整合,形成极化效应。
量质并举
推动重大项目建设转化
项目是“牛鼻子”。市委全会指出,一批百亿级、千亿级的项目开始惠顾南通,必须持之以恒抓好重特大项目招引,确保“3+3”每个产业每年至少引进1个百亿级以上项目落户。
市经信委主任王凯认为,要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第一引擎,持续扭住“牛鼻子”,以增量优化存量、提升质量。“重点围绕10个百亿级、千亿级龙头产业项目,下沉一线抓协调推进,强化服务保障,推动项目尽快落地见效,打造产业转型的靓丽名片。”他说,要持续跟踪项目的投入质量、产出效率和绩效状况,最大限度把项目的数量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的质量优势。依靠优质项目,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加快新旧动能转化,全力推进南通制造向南通创造转变、南通速度向南通质量转变、南通产品向南通品牌转变。
市商务局局长李玲表示,将聚焦全市重特大项目的招商引资组织推动工作,咬定年内签约10个以上重大项目的目标,紧盯技术水平高、投资主体实力强、对区域发展贡献大、对产业升级带动明显的先进制造业和新兴产业项目;抓好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统筹推进,跟踪重点招商活动中签约和拜访的项目进展,加快推进项目落地;组织开展深圳、北京、上海投资促进周等市级重点活动。她认为,重大项目的招引是项目建设的源头,要组织各地加大走出去招商引资力度,推进、促成一批重特大项目加快落地,尽快形成新的增长点。
市民发办负责人贲友华说,会瞄准长三角、珠三角主战场,以及重庆、武汉等长江经济带重点城市,组织产业专题招商活动,实现高端招商、智慧招商、精准招商。在项目引进上,着力于产业拉长加粗,协作配套,通过补短板、促延伸来增创产业发展新优势,力争引进亿元以上市外民资项目160个。
树立标杆
推动地标产业培育壮大
“3+3”产业是南通培育地标产业集群的战略方向。全会提出,进一步聚焦政策资源,在培育头部公司、掌握核心技术、制定行业标准、创新业态模式等方面强力突破,形成产业竞争“杀手锏”,打造出具有南通标志、领跑全国乃至全球的产业标杆。
“要坚持高点定位、特色发展,强化要素集聚、政策集成,突出‘3+3’产业和地标产业打造,深化产业培育,夯实重点领域的产业基础,抢占现代化产业体系制高点,进一步提升产业集群带动力。”王凯说,龙头骨干企业是地标产业的重要标志,应继续狠抓龙头企业培育,聚集资源、聚焦政策、聚力服务,积极化解“5215”大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瓶颈问题,支持企业实施项目建设、并购重组、品牌打造、市场拓展等战略,尤其是要鼓励企业加强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力争今年500亿级工业企业实现零的突破、百亿级工业企业达到5家。同时,引导企业专注“专精特新”,培育一批行业“隐形冠军”,打造地标性企业集群。
对于全会提出要推动船舶海工产业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攀升,市经信委正积极推进智慧海洋高端装备及系统集成创新中心创建工作,进一步指导完善创新中心建设方案,目前该中心已列入江苏省制造业创新中心培育名单,下一阶段会力争尽快建成省制造业创新中心试点。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是当前全球创新最活跃、带动性最强、渗透性最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通富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石磊建言,加快推进以集成电路、大数据等为主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核心产业,继续培育和引进智能芯片、感知元器件、大数据、5G通讯和虚拟现实等与新一代信息技术关系紧密的专家团队,提升产业研发能力,并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通过“企业上云”“智慧工厂”提升生产经营效益。
完善服务
推动营商环境改善提升
我市积极开展“南通企业家日”、“三名人物”表彰等重大活动,全社会尊商、重商、亲商的良好氛围渐浓。全会再次强调,要努力营造企业创业受尊重、群众办事不求人的良好政务环境。
市民发办表示,已初步整理了《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具体实施意见(初稿)》,并反馈给各相关部门提出修改意见。下阶段,会继续放大“南通企业家日”活动效应,突出宣传坚守实业、深耕主业、热心公益事业的优秀典型,加快行业领军人才和各类专业人才的培育,不断提升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为助推高质量发展走在全省前列多作贡献。
根据全会提出的“完善智能政务服务”,市行政审批局深入推进“不见面审批、零缺陷服务、精准化监管”,加快推进企业注册登记“全程电子化”,全面推广“自主申报、自负其责”的企业名称登记改革,优化建设项目审批证照共享功能;深化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对群众和企业关注的热门服务和民生信息进行梳理整合,推动热点应用接入政务服务移动客户端,丰富便民服务功能;利用大数据局数据共享平台和省下发的电子证照,提升政务服务信息共享能力,减少群众提交的申请材料。
对于近期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对企业的影响,全会提出要拿出有效措施帮助企业应对进出口成本上升、原材料和劳动力价格上涨、融资难融资贵等实际困难。目前,市商务局已邀请专家为企业解读、分析形势、政策,下一步会继续密切跟踪、关注企业动态,引导帮助企业转换市场、开拓业务、提升质量,积极应对贸易摩擦带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