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数字经济”“数字生活”,到“数字化改革”“数字化转型”,翻看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数字”无疑是其中的高频词、关键词。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2.0版,将成为浙江“十四五”开局之年的重点工作之一。
以数字科技创新为核心动力,加快数字化改革,完善数字生态,加快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打造全球数字变革高地……数字化发展带来的产业变革和无限可能,也成了本次省两会杭州企业界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
持续推进数字化工厂建设
以数字化引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浙江是制造业大省。“十四五”时期,如何全面提升制造业竞争力?“大力实施产业数字化是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入口,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省人大代表、华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汪力成,对数字化发展之路坚信不疑。
近几年,华立集团旗下企业如华正新材大力投入建设数字化工厂,推动企业规模和效益实现大幅提升,一跃成为世界顶级企业的直接或间接供应商,并成功打入5G通讯、新能源汽车这两个蓝海市场。“去年虽受到疫情影响,但企业的营收规模还是突破了20亿元,而这正是得益于数字化工厂的投入和建设。”汪力成觉得,产业数字化带来的不仅仅是高度的自动化,更重要的是对生产制造组织形式、上下游协同合作方式的重构,在大大提升生产效率的同时,也让客户黏度变得更强。“建设数字化工厂,让企业在组织大批量、规模化生产的同时,实现个性化、定制化生产,更好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从而有效提升企业竞争力。”汪力成说。
事实上,早在2018年,杭州就提出全力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今年更是明确了“数智杭州”目标。“实践证明,这是杭州盘活存量资源,激发传统企业活力的有效路径。”汪力成认为,今后杭州应继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在抓好产业数字化的同时,抓住产业互联网的机遇,加快打造围绕产业升级服务的新生态,从而帮助更多传统制造业实现数字化转型。
提升网络安全风险治理水平
筑牢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石
面对浙江将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2.0版的目标,省政协常委、杭州安恒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范渊认为,在推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新一代数据安全技术等领域将大有可为。而网络安全与数据安全,则将成为浙江、杭州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石与护盾。
范渊观察到,在企业上云、企业侧信息化改造和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等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潜在问题:上云后,企业如何保障数据安全?工业互联网如何应对入侵与攻击?网络安全事件造成损失由谁承担?要打消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的顾虑,让网络安全不再掣肘浙江、杭州的产业数字化进程,需要更高级的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技术,也要求各方力量有效聚合,共同提升网络安全风险治理水平。“比如,发挥保险在风险管理和损失补偿方面的优势,通过‘保险+技术’,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定心丸’。”范渊说。
“网络空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竞争。”在范渊看来,完善“顶尖人才引进—基础人才培育—实用人才培训”的培养体系,打造一支素质过硬、能力突出的网络安全人才队伍,不仅是对人才强省战略的有力回应,也具有关乎国家安全的战略意义。近年来,省市两级政府都发布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指导意见,范渊建议配套相关扶持政策,以实战应用为导向,建设特色鲜明的网络安全人才培养模式,并加强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
着力构建完善的5G产业生态
推动新一轮科技创新产业转型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做强云计算、大数据、5G等新兴产业,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在省政协委员、西湖电子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章国经看来,5G产业将成为新一轮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的主要推动力。而商用5G技术的广泛应用,需要依靠具体的核心部件和智慧终端来实现,这也对浙江、杭州的制造业水准提出了新要求。
章国经举例说,5G智能模组将5G基带芯片、射频、存储、电源管理等硬件进行封装,提供标准AT等软件接口。终端客户使用标准接口或指令,就能连接5G网络。可以说,在“看不见”的技术与“看得见”的设备场景之间,5G智能模组是关键的桥梁,而其生产能力正是推进商用5G加速的“硬实力”之一。去年,杭州在这一核心部件的生产上实现了零的突破,为完善我市5G产业链和产业布局添上了一块重要拼图。
“浙江、杭州发展5G产业要抓住‘新基建’的机遇,通过新一代的产业集聚区建设,补足当前投资运维成本高、实体产业支撑不足、终端创新有限等短板,进一步提升产业整体效益。”章国经建议,由政府、企业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建设国内一流的5G产品认证、应用测试、试验外场、网络性能监测和产业监测分析等公共服务平台,并持续完善平台支撑功能和专业化服务水平。同时,还要着力丰富5G领域应用场景,推动5G网络与物联网技术融合应用,加快出台支持5G产业园区发展的优惠政策,形成各具特色、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集聚区,通过聚集人才、科技、资本等资源,带动全产业链发展,实现5G产业“全国看浙江、浙江看杭州”的领先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