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间,开发区将围绕“开发开放主阵地、宜居宜业生态城、创新创业智慧区”的定位,紧扣“全国五十强,全省前十强,南通做标兵,扛起海门‘半壁江山’”目标定位,突出“十个高水平”要求,勇当“两争一前列”的“热血尖兵”。1月25日,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张松在谈到今年及“十四五”发展规划时说,开发区将坚持立足开发区和长三角视野相统筹、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中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相贯通,努力建成长三角北翼高质量发展示范园区、长江口协同区先进制造业重要基地、南通滨江创新转型高地。
2020年,开发区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在2019年度全省开发区科学发展综合考评中,继续位列全省国家级开发区第11位,实现了“十三五”圆满收官。全年签约重特大项目18个,注册重特大项目14个,总投资超700亿元。其中,胜宏科技多层高密度印制线路板项目总投资100亿元,成为海门电子信息产业布局的新标杆。新开工亿元以上产业项目27个,其中超10亿元工业项目11个;工业项目竣工23个,竣工率63.8%;服务业项目竣工3个,竣工率60%;项目转化达产31个,达产率41.9%。在2020年南通市项目建设考评中,开发区位列国家级开发区组第二名,被授予年度先进流动红旗。
在抓好项目建设的同时,开发区在南通市范围内率先实施了体制机制改革并实行“区街分设”。原开发区和海门高新区规划范围一致,实行开发区和海门街道职责职能分设,厘清了开发区园区与海门街道职责边界,突出园区和街道的主责主业。在党的建设、污染防治、安全生产、疫情防控等职责交叉领域建立联合推进制度,确保各项工作无缝对接、顺利开展。
张松介绍,“十四五”期间,开发区将加快形成“一核两轴四片区”空间发展格局。“一核”即北部新城,“两轴”即滨江创新发展轴和南北现代服务轴,“四片区”即西部现代制造片区、南部创新创智片区、中部商贸服务片区和北部科创转化片区。努力打造“4+2+1”产业体系,包括海工装备及高端船舶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现代建筑四大主导产业,生物医药、汽车零部件两大特色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加快推进豪华邮轮装备产业园、现代建筑产业园、高新技术产业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园、生态农业产业园、和洲汽车产业园等“区中园”建设,以产业合理布局促进城市经济健康发展。着力推进工业污水处理厂、热电厂、变电站及市政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到2025年,力争新开工100亿元以上项目5个、50亿元以上项目10个,GDP、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应税销售、税收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区占比超50%。
站在新征程新起点,开发区将一如既往地全力以赴主攻重大项目,确保今年新签约、新开工重大项目均不少于全区的“半壁江山”,尤其在超50亿元、超百亿元项目上取得新突破。坚持“见红旗就扛,见奖杯就抢,见名次就争”信念,强化“首月红就首季红,首季红才能保持全年满堂红”理念,勇争第一、勇当惟一。第一季度确保新签约重特大项目10个以上、新开工重特大项目6至8个。同时,强化“服务最优”,持之以恒创建好最简洁、最高效、最快速、最优质、最廉洁的“五Z”服务品牌,强化主动作为,加强服务保障,为海门高质量发展贡献开发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