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下午,长宁区华阳路街道陶家宅居民区一场加装电梯讨论会,从居委会移师到了街道社区文化中心。去年1月3日,上海首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街道分中心在此挂牌,一年来,已成为居民、白领、驻区单位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核心阵地。
2019年,上海启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长宁区作为上海五个第二批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市、区)之一,率先成立了上海首个区级中心和首个街道分中心。其中,作为引领、联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志愿服务中心的平台枢纽,设立在华阳路街道的这一分中心,正成为日趋成熟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共同体。
物理空间不变,服务能级倍增
在华阳路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4楼会议室,居民区里的“要紧事”都能敞开来谈。一些居民看到议事环境如此正式,还自带幻灯片、辅助文件,讨论过程则都扎扎实实,实事求是。
华阳路街道党工委书记白燕介绍,去年1月3日,街道分中心正式挂牌,最初的定位就是打造一个平台共同体,“盘活存量资源载体,而非另起炉灶盖新房”。
如何借助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平台,激活、提升党群服务与志愿服务能级,从而为城市网格、治安综治、卫生服务、社区文化等10余个服务枢纽不断输送新鲜力量,街道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一条“华阳路径”。
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是组织枢纽,发挥理论教育优势,为文明实践项目源源不断地输送党员志愿者;志愿服务中心是项目枢纽,开发培育文明实践项目,为各类一线服务中心提供技术支撑和项目合作,收到服务反馈后再对项目进行优化提升;各类一线服务中心是服务枢纽,直接面向居民、白领、驻区单位。
步入华阳路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一楼的志愿服务中心有一张标志性的大方桌,日常的服务培训、头脑风暴、志愿服务活动都在这里举行。中心专职工作者都是早已能独当一面的“90后”。另一侧的党群服务中心,来自两新组织的年轻白领正在主讲人的带领下过组织生活。墙上的排片表显示,仅1月份,就有银统大厦、华宁国际广场、富都大厦等多个楼宇联合党支部预约,来中心上党课。
社区文化中心的功能也得到延续。记者在中心4楼看到,参与书画社的居民正在老师的指导下写春联,一幅幅“福”字将送给辖区内的独居老人;舞蹈教室里,来自东华大学的少数民族学生正在教“阿姨妈妈”跳民族舞,参与的居民直呼“过瘾,很有技术含量”……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资源整合,这座建于2006年的“老牌”社区文化中心,增添的不仅是大门口的一张铭牌,更是服务能级的倍增。
创新形式让百姓听得懂感受深
“武夷路是上海64条‘永不拓宽’道路之一,新中国第一支股票‘飞乐音响’的诞生地就在武夷路174号——上海电声总厂。”伴随着“80后”志愿者王韡瑾的介绍,拥有近百年历史的武夷路的一段段故事铺展在参观者眼前。这是华阳路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特别推出的“行进式党课”,借助城市更新项目4年来为这片街区带来的蜕变,向前来参与党课的白领、居民讲述身边的历史。
“作为大众平台,首先要让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白燕介绍,华阳路街道分中心成立一年来,在不断优化项目、调整物理空间配置的同时,也开发了包括行走党课、音乐党课、情景党课、阅读党课等一系列老百姓听得懂、感受深的创新形式。在“上海长宁”App首页,也开通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信息查询”平台,全区居民都能查看身边的文明实践活动,实现线上“一触即知”,线下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截至目前,华阳路街道辖区内33个楼宇和园区已设立30个楼宇党群服务站点,并且全部建设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已覆盖街道所有118家社会组织、41个社区文化活动团队,社区志愿者队伍达到117支。一个“街道—网格—居民区”的三级文明实践网络在华阳路街道已日趋成熟。10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楼组,1000家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家庭,超过1.6万名的志愿者服务队伍,让“凝聚力工程”不断被赋予新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