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1月4日获悉,2020年以来,国家外汇管理局重庆外汇管理部密集出台了以“扩额度、促便利、简流程”为特征的资本项目外汇管理便利化措施,正让越来越多的市场主体感受到外汇管理改革带来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有效激发了市场主体干事创业的热情。
跨境融资有效扩容 播撒金融“及时雨”
重庆市高信隆小额贷款公司是一家主要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信贷资金支持的小贷公司,“投注差”模式下,企业外债余额已达融资上限,影响其后续经营。
此时,“跨境融资由‘投注差’模式调整为宏观审慎模式”试点范围从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大至国家外汇管理局重庆外汇管理部全辖的政策出台,企业跨境融资模式选择更灵活。恰逢其时的政策为该企业新增2.4亿元可借外债额度,有效缓解其燃眉之急。
同时,2020年3月,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系数由1调高至1.25的政策实施以来,国家外汇管理局重庆外汇管理部为辖区45家企业扩大跨境融资规模51.7亿美元。
此外,国家外汇管理局重庆外汇管理部试点突破现有外债逐笔登记程序,合并交易环节。符合条件的企业在国家外汇管理局重庆外汇管理部及辖内的外汇局办理一次性外债登记后,可在登记额度内自主选择借入境外资金的时间和金额,便利企业统筹使用、灵活调拨境外资金,资金利用效率提升约30%。截至2020年11月末,国家外汇管理局重庆外汇管理部辖区共16家企业办理一次性外债登记试点业务,预计融入境外资金折合304.5亿元人民币。
在解决高新技术企业融资难题方面,国家外汇管理局重庆外汇管理部通过与重庆市科技局签订合作备忘录,重点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和工艺先进、市场前景良好的中小微科创型企业的境外融资需求。试点后,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在不超过等值500万美元额度内可自主借用境外资金,改变之前轻资产高新技术企业较难获得境外融资的情况。
重庆利迈陶瓷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拥有33项专利的中小微科创型企业,其净资产规模仅1400万元人民币,利用试点政策直接获得外债便利化额度500万美元,向其境外合作公司跨境融入低成本资金,有效满足新增设备及研发项目等需求。
资金使用更加便利 助力外资“强回升”
重庆砂之船苏格服饰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奥特莱斯商场运营为核心业务的公司。此前,公司需按月支付数百笔供应商货款,每次结汇支付时都需提前2到3天准备真实性证明材料,有时还面临无法及时提供材料,造成支付不便的困境。
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政策实施后,该公司的业务办理由“先审后付”变为“先付后查”,无需再事前逐笔提交真实性证明材料,仅需1小时,银行即可根据支付命令函办理完成该企业对几十家供应商超1亿元人民币货款的支付。
2020年4月以来,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政策实施范围从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大到重庆全辖,进一步构建了资本项目外汇资金使用的“快速通道”,打通了企业资本项目资金使用的“最后一公里”。截至2020年11月末,国家外汇管理局重庆外汇管理部辖区主体共计办理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业务1378笔,金额合计9.7亿美元。
取消资本金境内股权投资限制,便利境内再投资是“稳外资”的又一重要举措。非投资性外商投资企业可用资本金在境内开展股权投资,极大便利境外资金在境内构建多层股权投资架构。
截至2020年11月末,国家外汇管理局重庆外汇管理部全辖接收非投资性外商投资企业资本金境内股权投资1.8亿美元,其中1.4亿美元直接投向制造业。在此政策支持下,重庆美达电器有限公司接收境内关联企业3000万美元股权投资资金,用于购置设备等经营性支出,有效缓解资金紧张状况。
此外,取消部分资本项目账户开户数量及资金结汇使用限制也为“促外资”保驾护航。政策出台后,重庆创弘谊品商业管理合伙企业突破资本项目外汇账户开户数量限制,开立了2个资产变现账户用于接收跨境转股收入的外汇资金,并将2860万美元转股收入直接结汇,用于经营周转。该企业表示,便利化政策不但便利了跨境股权转让资金的境内使用,还有利企业依据市场行情自主选择银行并及时调整。截至2020年11月末,重庆外汇管理部辖区累计办理资产变现账户直接结汇1.4亿美元。
2020年1至11月,重庆市外商直接投资跨境流入同比大幅增长50.3%,已超上年流入总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