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改革来助力。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最多80天”,“标准地”形式出让工业用地,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实施跨境电商产业集群试点……这一项项举措是群众所盼、企业所急、发展所需,更是萧山赶超跨越的实招硬招。
响应浙江“最多跑一次”改革,过去五年,萧山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不断优化服务“全链条”,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以实际行动让更多企业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得好。
优化服务 提升办事效率
仅用24天,浙江三元纺织有限公司的代办员,就领出了年产16000吨医疗卫生新材料项目的施工许可证,成为全市审批全流程用时最短项目。过去五年,萧山以“最多跑一次”为牵引,持续深化审批制度改革,不断跑出发展“加速度”。
投资项目审批,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最难啃的“骨头”之一,涉及面广、事项多,尤其在萧山项目开工数量多、体量大的情况下,显得尤为突出。为此,萧山不断自我加压,优化流程、简化办理、整合平台,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时间实现了从“最多120天”到“最多100天”,再到“最多80天”的三级跨越。目前,全流程事项已从92个事项压缩到60个,“最多80天”实现率达100%,大大减少了企业办事时间,让企业明显感受到了改革的红利。
这仅是一个缩影。过去五年,萧山出台关于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深入实施工程投资项目审批改革、工程项目招投标评定分离改革、区域评估等举措,创新推行以“标准地”形式出让工业用地,大力推进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制”,积极完善在线审批平台等等。
通过刀刃向内改革,企业创业门槛越来越低,审批流程越来越规范,办事效率越来越高,不少企业负责人对此由衷竖起了大拇指。
减税降费 减轻企业负担
企业信心提升、创新活力增强、经济发展增速……喜人变化背后离不开减税降费的支持。
过去五年,萧山深入实施“稳增长增动能”攻坚战专项行动,贯彻《关于深化企业减负担降成本改革的若干意见》,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为企业发展减负、为成长创新加油,企业获得感实打实。
“增值税及其附加1120万元,土地使用税70万元,社保费360万元,研发费用加计扣除250万元。”杭可科技相关负责人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减税账”,2019年,企业共减税降费1800万元,企业运行负担大大减轻。
作为国内最大的锂电池测试设备供应商之一,杭可科技每年研发投入不少于千万元。目前,该笔减税降费的资金也已全部投入到核心装备的研发和产业化项目中,大大提升了企业创新效益。
用政府收入的“减法”,换取企业效益的“加法”和市场活力的“乘法”,过去五年,减税降费效应正在萧山显现:越来越多的民企把减税降费节省下来的资金投入到技术研发、产品升级、人才引进上,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
数据显示,2019年全区减税降费65.54亿元,兑现各级扶持资金30.44亿元,惠及企业万余家。
助力“出海” 增强外贸实力
跨境电商,已成为眼下区域竞争新焦点、外贸经济新亮点。过去五年,萧山借助省市重大战略的实施,依托机场临空优势,跨境电商外部利好不断。杭州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有序推进,启动杭州空港综合保税区申报,中国(浙江)自贸区杭州联动创新区临空片区获批……这些战略区域,将通过制度集成创新、营商环境优化、政策先行先试,带动萧山跨境电商大发展。
事实上,作为外向型经济大区,萧山跨境电商起步早、发展快。过去五年,萧山以政策为引导,以园区为抓手,产业集群式的跨境电商生态圈已悄然形成,并不断扩面升级。
新塘街道被誉为“中国羽绒之乡”,羽绒产业年产值超过百亿,有超过30家规上企业以外贸出口为主。五年前,新塘羽绒成为萧山实施跨境电商产业集群试点的主载体;五年来,萧山以服务平台建设、人才培训培养、项目创新孵化等为突破口,提升企业“走出去”本领,不少企业借力跨境电商,成功在海外市场拿到了新订单,开拓了新蓝海,提升了外贸竞争力。
如今,新塘羽绒作为省级产业集群跨境电商发展示范类第一档,已在全区推广复制,为瓜沥卫浴、南阳伞业、浦阳鞋业等传统产业集群转型跨境电商装上了“加速器”。同时,萧山还探索搭建一批以政府为主导的重点产业平台,形成了以开发区产业园、新塘产业园、空港园区、邮政园区为主体的四大跨境电商园,全面夯实跨境电商发展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