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如丝,白如玉”,这是多数人对垂面的印象,其滑糯的口感也深受市民的喜爱。眼下正是垂面制作时节,海游街道小坑村的垂面制作者们又开始忙碌了起来,和面、晾晒、装封,村前村后处处飘溢着垂面的香气。
“慢点,小心别弄断了……”近日上午,记者来到小坑村,远远就看到不少村民正在房前屋后忙活着,将一排排垂面整齐挂起,陈玉美与丈夫也是一样,小心翼翼地将刚制作好的垂面拿出屋子,再一一挂在特制的晾晒架上。透过初冬的暖阳,一股浓郁的农家气息扑面而来。
“做垂面很挑天气,像这样晴朗无风的天气最好,要是碰上下雨天或大风天,我们都得停工。”陈玉美制作垂面已经有12个年头,虽然没有醒目的门面,但靠着口口相传,家中的垂面生意一直不错,其主要原因在于她严格遵照垂面的手工流程来制作。
和面、盘面、上面、抻面……垂面看着简单,但制作工序却十分复杂,从原材料小麦粉的选择到面粉与食盐的比例等都十分讲究,一旦某个步骤没有控制好,都可能导致垂面制作失败。“我们一般凌晨四点左右就要起床和面,到晒面、收面结束,一般要到下午两点光景,即便如此,一天也只能做20斤左右。”陈玉美介绍。
因为受制于天气等因素,现在陈玉美每个月只做20天左右垂面,按照市价16元每公斤,虽然收入不多,但夫妇俩很知足。“现在农闲在家,赚点生活费补贴家用也挺好,而且大家喜欢我们做的垂面,辛苦点也值得。”陈玉美说。
在小坑村,像陈玉美一家一样忙着做垂面的还有不少。当天奚金枝也起了个大早,开始和面、盘面。今年68岁的她18岁开始跟着母亲学做垂面,现在每年秋冬,她总会自己动手做些,送邻里朋友,送亲属家人,也留些给自己享用。
“以前,垂面是村人聚会、婚宴必不可少的特色食物。放点白萝卜丝、小海鲜等,无论是汤还是炒,味道都很好,我喜欢,家人朋友也都喜欢,所以我就常常做。”在奚金枝看来,垂面不仅是一项传统美食,更包含着过去的回忆。
记者了解到,每年农历九月至十二月是垂面制作期,除了海游街道小坑村,沙柳街道、珠岙镇、亭旁镇等地不少村子,也都有着手工垂面制作的传统。
时近正午,阳光洒落在农家院落的一根根垂面上,也洒落在村民的一张张笑颜上,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幸福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