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环境是萧山落实创新强区的重要抓手,是优化政府服务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赶超跨越的有力支撑。
今年以来,萧山持续深入实施《关于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着力推进28项重点任务和142项工作举措,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全力推动减环节、减流程、压时限、提效率、优服务,努力营造一流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强改革 “去中心化”有成效
今年1—8月,区行政服务中心实有窗口数从236个下降至115个,压缩窗口比例过半;进厅流量由日均1万人降至日均7000人以下,月均办件量较去年同比下降30%以上。与之相对的是,镇街公共服务中心办件量同比增长100%以上。
一增一减之间,体现的是我区积极推进政务服务“去中心化”改革成效。“以往,办事一定要去城区的区行政服务中心,路程远、排队长、耗时多,现在家门口的公共服务中心就能办,方便快捷。”河上镇村民小俞由衷表示,得益于“就近办”深入推进,群众办事方便理念逐步深入人心。据统计,今年以来,镇街公共办事中心办理事项近200项,包括社保、医保及低保等民生业务,月均办件量是去年同期的两倍,达10万余件。
不仅是“就近办”,利用“区块链+政务服务”技术,网办掌办和审批代办也风生水起,形成了一个以智慧化区级行政中心为核心,配套N个便利化基层办事网点的服务体系,区级平台办件量大幅下降,政务服务“去中心化”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
在中国(杭州)5G创新谷和紫橙国际创新中心,我区推出了首个创新产业载体与区级审批平台无缝隙审批代办服务制度,为入驻企业提供多个审批代办服务“套餐”,助力企业“一次都不跑”。
优流程 企业服务有温度
企业满意不满意,是一个地区衡量营商环境优劣的根本标尺。
为实现企业“便利准营”,萧山在工业产品生产许可、食品经营许可、药品经营和医疗器械经营许可等重点领域,推进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制”。特别是在药品、医疗器械许可领域,在全市之先开展“告知承诺制”试点,即由企业作出承诺后,将现场审查环节由证前纳入到事后监管环节,由此审批时间从5个工作日缩短为当场即办。
从许可事项事前审批,变为现场审批或者事后监督;从企业跑变为政府跑,甚至数据跑;从多环节、多流程,变提效率、优服务,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制”让企业创业门槛越来越低,办事效率大大提升,不少企业人员为此竖起了大拇指。
通过刀刃向内改革,优化部门审批流程,目前萧山正全力推行一般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最多80天”、重大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外商投资企业所有商事登记事项实现“一次都不跑”等等。从准入、变更、备案、注销,一张贯穿企业生命全周期的服务审批网络已然显现。
重信用 基层治理有特色
民无信不立,商无信不兴。信用建设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近年来,萧山创新引入“信用+”管理模式,将信用机制嵌入基层治理全过程,或凝聚民间智慧,或借用数字平台的“信用+基层治理”,多点开花、各有千秋,形成了萧山优化营商环境的新路径。
今年8月,戴村“工分宝”上线,以此为延伸,“信用值”也应运而生。所谓“信用值”,即综合“工分”,政府管理的工商税务、权属登记和户籍等信息,以及银行、保险、电商等第三方数据等,形成与信用相挂钩的分数。未来,“信用值”还将应用于村民小额贷款、保险优惠等经济发展场景,从而真正实现“治理形成信用,信用促进发展”良性循环。
事实上,每个人都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一分子,“信用+基层治理”正是以此逻辑,构建起了一个营商环境发展新图景。如在宁围街道宁税社区,依托“宁聚蓝”“1+N+X”智慧应用平台,将“社会信用积分”作为其中一个模块嵌入应用,建立起了社区诚信积分体系,全面融入到基层治理中。一年多时间,社区共受理各类事件29185起,其中网格采集28115起,AI自动识别1070起,各类联动237起,办结率高达100%。100%的办结率,让群众有了真切的获得感和满足感,也让他们愿意生活在萧山、创业在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