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下沙片区2600余个地块都配上独一无二的“土地码”,只需扫一扫“二维码”就可以纵览该地块的空间位置、全景影像、周边情况信息。让“数据跑”代替企业跑,新区优化营商环境又有了新的改革举措。
12月1日,从市规划与自然资源局钱塘新区分局获悉,经过大半年改革攻坚,新区作为杭州市唯一试点,已在杭州“土地码”工业项目审批服务改革上取得重大突破,在全国首次实现了工业用地‘赋码上云、按码供地、码上服务、见码发证’的数字治理闭环。
“10月16日,新区企业浙江飞越真空科技有限公司成为首个利用‘土地码’申请不动产权证的企业,我们也在当天就完成了出证,全程实现零材料、零次跑。”据规划与自然资源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杭州“土地码”就是在项目策划阶段,给地块赋予一个单独的“二维码”,作为涵盖土地全部信息的“身份证件”。也就是说,企业只需在“读地云”平台上扫码,就能查询到该地块的空间位置、全景影像、周边情况等信息。随后该地块产生的竞拍签约、规划建设审批、竣工验收、不动产发证等所有流程信息,都将在该“二维码”关联的程序后台动态更新,不仅企业可以随时扫码掌握地块项目进展,政府部门内部也可通过该“二维码”集成共享材料和数据,实现“见码通行、见码发证”。
“这样一来,新区各相关部门通过‘土地码’就可以掌握项目的空间信息、交易信息,以及项目从规划建设审批到竣工验收所有环节产生的证书及资料,在企业办证的时候,也不需要二次提交资料了。”该负责人表示,不仅如此,通过给地块“赋码”,杭州“土地码”还构建了地块从项目策划、审批、验收、登记到监管全生命周期的多部门协调服务,实现数据共享、业务协同、服务联动。让数据在线上“跑”,不仅更好地推进部门之间和企业“最多跑一次”,更还能打造更为透明、高效、廉洁的审批环境。
当前新区已将下沙片区2600多个地块全部进行编码,其中53个项目纳入全过程管理。通过全链条流程再造和机制重塑,实现在审批事项、环节、材料、时间等方面大幅度的精简。据统计,新增工业用地项目从企业拿地到不动产房地首次登记,全流程审批资料由142个精简到28个,审批环节由21个优化到8个,审批时间由84个工作日精简至24个工作日,减少71%。
杭州“土地码”的试点,既方便了企业办事,也优化了政府办事流程,新区营商环境得到进一步提升。接下来,杭州“土地码”工业项目审批改革试点的“钱塘经验”将推广扩面,在全市全面模拟运行的基础上,于明年初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