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如此经典的诗句把传统农耕生活描绘得淋漓尽致,千百年来,农民一直以来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靠天吃饭”成了农业生产的代名词。
“十三五”期间,我区紧紧围绕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机平安的工作中心,加快推进农业领域“机器换人”,着力提升农机装备水平、作业水平、安全水平和管理水平,全方位、多层次开展浙江省“机器换人”示范县(区)、浙江省“平安农机”示范县(区)、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区)等创建工作,将国家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向水稻种植大户、农机经营大户、农机服务组织倾斜,引导广大农民购买农业机械。农机部门还成立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服务小队,深入田间地头,对作业机械实行跟踪服务,督促指导帮助机手保养、调试和检修各类农业机械设备,确保农业机械以良好的技术状态投入生产,推进全区农机化事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确保全区农机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截至去年底,我区农机总动力拥有量为38.8万千瓦;拥有大中型拖拉机884台,水稻插秧机605台,联合收割机718台,谷物烘干机552台,排灌机械8994台,植保机械7143台,茶叶机械2623台,农田基本建设机械619台。2019年我区粮食生产机耕率达到97.6%,机收率达到97.8%,机栽率67.4%,全区粮食综合生产机械化率达到了88.36%。
示范带头,引领农机飞速发展
连日来,谢塘镇戴氏家庭农场的连片晚稻迎来丰收季,一片片金黄的稻田上,一辆辆大型收割机正在欢快地“吃”着田间的稻穗,一车车满满的稻谷被运去仓库进行烘干处理。
眼下正是晚稻丰收季,农户们忙着在田间地头张罗着收割,而舞动在金色田野上的大型农业机械成了他们的好帮手。“从收割到烘干入库,全程采用机械化,不仅缓解了用工难问题,工作效率也大大提高。”戴氏家庭农场负责人戴红军笑着告诉记者,他一共有1000余亩稻田,现在的大型收割机,150亩水稻田一天时间就能割完,而且直接处理成稻谷,无须任何人工作业,这样的工作效率在人工种植、收割的年代是想都不敢想的。
与戴红军一样,东关街道三丰富硒粮油专业合作负责人厉高中这些天也成了大忙人。在厉高中的合作社里,记者看到,除了大型收割机,还摆放着拖拉机、插秧机、谷物烘干机、植保无人机等各式各样的农业机械。“2016年开始,基本上每年都大量增购农业机械,依靠这些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粮食种植效率越来越高,亩产也大幅增加。”厉高中指着正在“休养”的农业机械说。
随着农业机械的普及和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为主体的农村经营主体的兴起,近年来,农作物播种、施肥、收割、烘干等各个环节已经都可以通过机械作业完成,农业生产机械化已经成为新潮流。为全力推进我区农业现代化发展和水稻种植全程机械化水平,插秧机、植保无人机、全自动收割机、烘干机等智能化农机装备慢慢成为现代农业的标配,也成为了农户们的好帮手。
在种粮大户们的引领带动下,农户们亲眼看到使用农业机械化操作后工作效益大大提高,加之国家农机补贴政策的优惠,购买农机的热情也越来越高,农机的普及率大幅上升,越来越多的农户因农机而致富。
水稻生产,加快实现全程机械化
植保飞行器演示着如何喷洒农药,旋耕埋草机开过就能将长满野草的田块来个底朝天,高速插秧机将一棵棵嫩苗整齐有序地插入田间……近年来,每到春耕时节,区农业农村局就会组织一场别开生面的春耕现场会,形式多种多样,让农户们受益匪浅。
“春耕现场会的开展,不仅能让农户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各项惠农政策,解决春季生产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和问题,更能让他们切身感受到农业生产机械化带来的好处,有利于宣传推广高效高性能农业机械设备,加快我区农业全程机械化作业步伐。”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传统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形象正逐渐被改写。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水稻是我区种植面积最大、单产和总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随着商品经济时代的到来,二三产业吸收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再加上种水稻经济效益差,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由此出现了农业留不住种田人的情况。农机的普及,让农民从土地上直起腰来,从土地上解放出来。
区科农粮食专业合作社拥有近万亩农田,合作社配备了大中型拖拉机、全自动收割机、烘干机、精选机等各种各样的农业机械设备,这些农机设备既能大大提升粮食的生产效率,又可以减少成本,使规模化种植大田作物和劳动力的大批转移成为现实。“以前人工插秧,一个人一天只能插一亩地。如今有了插秧机,六七分钟可插一亩地,连同装秧,一天可插20来亩。”区科农粮食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介绍,目前合作社基本上实现了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从播种、育秧直到收割进仓全部机械操作,只需要配备好操作员就可以了。
2018年,我区以小越街道、谢塘镇和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示范区,总示范面积1万亩,以机械化插秧、机械化植保和机械化烘干等薄弱环节为重点开展水稻全程机械化示范创建,成功创建成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区)。
机器换人,示范标杆成效显着
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进而实现乡村振兴,是推进农业“机器换人”的初衷,粮食生产的耕、种、收、藏已经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近年来,我区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紧扣农业“机器换人”主题,以农业机械化发展为目标,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重新技术新装备应用与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用人才培养、“平安农机”建设等统筹推进,在蔬菜瓜果、茶叶食用菌、畜牧水产、生态农业、智慧农业等领域也相继发展农业机械的使用率,使我区农业领域“机器换人”向更大范围、更深程度、更高层次发展,实现农机化水平整体性、素质性提升。
为进一步加快“机器换人”步伐,我区积极发挥农业(农机)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农机)大户等示范带头作用,围绕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大力扶持对农业“机器换人”有明显推进作用、先进适用的新农机和新技术。曾在章镇祥龙菜业有限公司现代农业观光园举行的蔬菜机械化生产技术现场培训会就吸引了不少农户参加。现场会上,灭茬旋耕机的操作引来了农业大户们的围观,长满野草的田间只要是灭茬旋耕机开过,疯长的野草就被粉碎并埋进土里,旋耕土地的同时也整平了菜地,一次操作实现了旋耕、灭茬、整平三项农业作业,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现场会的举行,也吸引了很多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对购买蔬菜机械产生了浓厚兴趣。
区农林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机器换人已经成为解决农业生产问题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我区也早在2018年就创建成为浙江省“机器换人”示范县(区),接下来,将在壮大农机服务组织、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深化农机农艺融合、改善机械化作业条件,强化农机安全管理、稳定农机安全生产的基础上,重点抓好农机化新技术新装备推广,全面提升农业生产机械化、设施化水平,使我区农机装备水平、作业与应用水平、社会化服务水平、安全生产水平、支撑保障水平等得到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