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京召开,安吉以综合成绩全国第16名的好成绩,被评为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并受到表彰。
这是所有安吉人共同努力的结果,正是每个安吉人的共同参与,才为这座绿色之城赢得了这张沉甸甸的城市名片。
众所周知,在目前的所有创建中,全国文明城市是含金量最高、综合性最强、影响力最大的城市品牌,也是一座城市最有价值的无形资产。
“安吉能在250个提名城市中不断争先进位,并且首创首成、高位创成,最大的功臣是广大群众。”县创建办主任沈一平说。三年创建中,安吉始终秉承创建为民、创建靠民、创建惠民理念,留下的宝贵经验中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全民创建,让每一个安吉人都成为文明城市最小的因子,也成为了文明城市创建最大的主体、最强的底气。
从“不关我事”到“我来领办”
创建,没有经验可循,难免忐忑。
作为主城区,也是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主战场,昌硕街道辖区有44个安置小区、104个无物业小区、170条背街小巷、30多处点状散居地。“作为属地,我们责无旁贷,但哪怕把所有人平摊到点位,还是人手不够,压力可想而知。”街道党委委员祝冬说。
压力源于对创建的未知。2017年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大幕拉开,“创建和谁有关?”成了问题。当时,不少部门的想法是,“不关我事”。正因为如此,祝冬盘算着人手,越想越没底。
在县创建办牵头下,经县级层面讨论确定实施领办制,让全县各级各部门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有了千丝万缕的直接关系。这一领办机制,将原本无权责关系的城区73个老旧无物业小区、70条背街小巷、14个专业市场,变成了机关部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的领办对象。
老电影院区块8幢宿舍楼原本是出了名的脏乱差,外墙剥落、长满青苔,一下雨就积水,车辆乱停、垃圾乱扔、电线杂乱。县文体旅游局领办后,先后投入资金实施五线下地、外墙粉刷、地面浇筑、排水管安装。“总共投入50多万元,该整改的都改了。”该局创建督查办负责人雷涨说。
部门领办,也遇到了新问题。由于没有执法权,对于屡教不改依然乱停车的居民、楼梯间私自搭建的“小厨房”、随意搭起的遮阳棚等,领办部门无法及时处理。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经多次协调,我县推出联合执法机制,属地、住建、公安、综合执法、消防、市场监管等部门成立联合执法组。“领办部门没法管的,就是我们的职责。”联合执法小组相关负责人说。
多部门联合执法,打通了行政管理边界,点对点执法又实现了精准管理,以部门合力迅速把城市治理“绣花功夫”延伸到了社区治理、大街小巷。不到一个月,老电影院区块重焕新生。在这里住了20多年的李德宝直言,从未想过能这样干净整洁。
与老电影院区块一样,县公安局领办的张家村小区建起了小型停车场,停车不再紧张;县委政研室领办的秋芦东苑安装了视频监控,乱堆物、乱倾倒明显改善;安吉新闻集团领办的迪阳公寓,从无人管变成了“天天有人在、事事有人管”……
而在街巷长制保障下,原本是城市阴暗面的背街小巷也有了“美丽模样”;经过部门合力开展专项行动、实施长效管理,原本混乱无序的专业市场有了新样子。
县创建办综合协调科科长姜天安认为,领办制、联合执法等机制创新以及完善的督查考核,让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形成了“份内事认真做、份外事开心做、交叉事抢着做”的浓厚氛围。
“第一年,我们每周要开三四次协调会;到了第三年,一个月都难得开一次。这说明大家都知道自己的岗位在哪、职责在哪,事情办起来自然就顺、效果就好。”他说。
从“要我创建”到“我要创建”
创建最大的主体是群众。
公共环境好了,居民、商户也慢慢从“要我创建”转变为“我要创建”。
张家村小区居民蒋爱民看着小区一点点从过去的脏乱差变得干净整洁,他意识到,自家小院有些碍眼了。于是主动花费数万元,修缮屋檐、美化内院环境。小区居民张如军等人自发行动,成立住委会,每天劝导违停、督查环境卫生。
和张家村小区一样,全县许多无物业小区都成立了自治组织,200户以上成立业委会,200户以内的灵活成立住管会、楼管会,基层治理的微小细胞愈发活跃。
“创建也是为了我们好,不仅看着舒坦,客人也更愿意来逛了。”新天地建材市场商户刘静说,在新天地建材市场开店14年,“从未见到这里这么干净过!”整治启动后,她主动把摆在消防通道上的货物搬了进来。
沿街商户在“星级文明商户”创建带动下,签订责任书,承诺做到包垃圾分类、包秩序井然、包立面美观等“五包十不准”。凤凰路、胜利路商户成立商户联合会,实行自律自治。
“以前是被管理,现在我们都把自己当成了城市管理的主人。”凤凰路商户联合会主任陈月琴说,商户加入进来后,不仅管“店内事”,还管“店外事”。据不完全统计,商户自治委员会成立后,凤凰路、胜利路电瓶车乱停放现象减少了约56%,越店经营现象减少约70%,垃圾分类准确率从75%提升至90%,乱晾晒、乱张贴、乱排水和破坏绿化行为“零发生”。
曾有过不文明行为的群众,在柔性执法劝导下,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文明创建的内涵。孝丰镇副科级组织员俞军政说,通过对不文明停车行为人开具“文明服务令”,让他们参与文明劝导,在志愿服务中潜移默化提升了文明素养。
从“政府推动”到“全民合唱”
随着全国文明城市向纵深推进,氛围愈发浓厚。
60多岁的杨建福是孝丰镇南台社区老党员,也是一名“五老志愿者”,与社区其他老党员、老教师、老干部、老职工、老战士一起,轮流在通德路、南街、郭巨路、云鸿塔路执勤文明劝导。“我们年龄大,年轻人更愿意接听。”杨建福说。
受父母影响,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工作人员的子女成立了“烟蒂作战小分队”,利用放学时间到街头巷尾捡拾烟头。“孩子们这么认真,看到他们来劝,大家都会立马纠正。”青麦公益负责人谢列成说,组织学生们开展捡拾垃圾、文明劝导、清理“牛皮癣”等活动,对学生们来说,也是一次接受文明教育、参与文明实践的好机会。
新安吉人也主动融入。长乐社区新居民王巧白天在企业上班,晚上就到小区巡查。“虽然我是外地人,但从未觉得自己是创建局外人。”她说,社区里和她一样的新安吉人有上万名,她通过竞聘当选为社区新居民妇联副主席,在美丽家庭、美丽庭院等创建中,新居民一样没落下。
“从老人到小孩,从机关干部到普通群众,从本地居民到新居民,我们很明显感受到,身边的志愿者越来越多了。”县志愿者协会秘书长顾星星说。
据统计,创建三年来,我县志愿者队伍从211支增加到569支,志愿者数量从7.2万人增加到10.58万人。志愿活动从最初的送爱心,到捡拾垃圾、清理“牛皮癣”、劝导文明养犬等,再到形成“弯腰一秒钟”等志愿服务品牌,满城尽带红马甲,成为安吉这座城市的靓丽风景。
“人人是文明因子,个个是创建主体”,不再单纯地指广泛发动群众力量参与志愿服务,更多地在于老百姓日常生活中,一句“这里不好停车”的提醒,一次“烟蒂是干垃圾”的叮嘱,一次“遛狗要套牵引绳”的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