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萧山不断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着力打造营商环境“高地”,取得明显成效。特别是,以去年“最多跑一次”改革为引领,进一步激发了社会创业创新活力,市场主体增长快速,发展质量不断提升。
截至4月底,萧山市场主体呈现稳健增长态势,总量突破15万户,达到150545户,居全市第一。其中内资企业74338户,外商投资企业1398户,个体工商户74317户,农民专业合作社492户。
内外资企业增量明显
数量稳健增长,离不开内外资企业的强势拉动。今年以来,全区新登记内外资企业分别为5193家和65家,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45.18%和54.76%,成为这波增长中抢眼的关键因素。
当前的萧山奔跑在加速前进的最佳跑道上,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后峰会、前亚运”历史机遇,“大湾区”建设、“拥江发展”战略机遇以及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和临空经济、金融港湾等产业振兴机遇,内外资企业纷纷进驻萧山,正是机遇之于萧山最好的注解。
如果说历史机遇是区位使然,那么商事制度和“最多跑一次”改革,则是最有力的驱动。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萧山不断改革准入制度、更新准入模式、放宽准入条件、便利准入登记,牢固树立“大服务”理念,改革工作始终走在全市前列。尤其是,“注册资本认缴制”“先照后证”“多证合一”“全程电子化登记”等一系列便民利民举措的落地,在萧山营造了良好的创业创新氛围,让设立企业更加便捷,创办周期和成本大幅下降。
环境与政策的双重叠加,让萧山这片创业沃土显得愈发迷人,大量技术、人才、资金相继涌入。截至目前,全区内资企业注册资本总量达到6524.881亿元,同比增长51.28%;外商投资企业注册资本总量达到139.1771亿美元,同比增长34.29%。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截至4月底,萧山内资企业中第一产业企业数1216家,第二产业企业数19553家,第三产业企业数53569家,分别占比1.64%、26.30%、72.06%。从增量上看,较去年而言,第一、二产业新增企业数占比有所下降,第三产业比重明显上升。由此可见,萧山第三产业市场主体数量已远超第一、二产业,成为萧山经济发展的主力军,而且随着新旧动能转换加速,三产的发展势头将更为强劲。
外资企业情况也差不多。就今年前4个月来说,新设外资企业65家,其中三产企业64家,二产企业1家,且三产中设立的企业类别主要集中在商业服务、科技、贸易等领域。
同时,大量污染企业加速退出,进一步优化了萧山的产业结构。据相关统计,今年以来,萧山共注销市场主体3456户,比去年同期上升111.64%,其中内资企业注销877家,个体工商户2557家,外商投资企业22家,分别同比增长114.43%、110.45%、144.44%。
“萧山一方面持续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坚决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尤其对环境污染严重、社会经济贡献小的行业加大整治力度;另一方面,简易注销制度的建立,切实解决了企业退出难的问题,企业退出更为通畅。”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解释说。